市政工程實踐一:道孚縣給水工程設計總結

[摘要]

該工程地處高寒、地震、少數民族地區,曾經受地震、低溫考驗,後取水條件又發生變化,就此對工程設計、運行進行了總結。

[正文]

さ梨諳氐卮η嗖馗咴東緣,屬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國道317線經過縣城(鮮水鎮),縣城地理坐標北緯30°59′,東經101°07′;海拔2957m,全年氣溫(平均)7.8℃,最高31℃,最低-21.9℃;平均降水量567.2mm,平均濕度61%,最大積雪深度9cm,冰凍深度50cm,日照數全年達2318.5h。縣城地處鮮水河斷裂帶上,屬多地震的地區,地震烈度8度。

1工程設計

ジ孟厥且圓刈邐主的少數民族集居地,以農、牧業為主的縣城。隨著農、牧、林業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鎮供水已成迫切的需要,受委託中國市政工程西南設計研究院於1977年10月派設計小組,赴現場進行工程設計。

オジ霉こ躺杓乒婺*玵=1000m3/d,出水水質要求符合國家飲用水標準。水源選擇:縣城左側的道孚溝,流量在0.2~0.4m3/s,城鎮居民、牲畜多年均飲此水,由於農牧業發展,多為農田灌溉,當山洪暴發時,泥砂甚多;鮮水河流經縣城,其水量豐富,歷年最大流量882m3/s,最小流量22.8m3/s,最大含砂量2.48kg/m3,該河在縣城段河叉眾多,漫灘廣寬,直接取此水源,工程複雜,處理費用太高;縣城水運處、林業局等單位,在鮮水河灘挖井取水,工程費用不多,水質尚好,尤其是水運處井水,出水量和水質均好。經過多次調查研究,方案比選,確定在鮮水河灘上修建大口井取水,井位定在水運處附近。工藝流程為:大口井→一級泵房(漂白粉消毒)→高位水池→城市管網。

オスこ躺杓撇捎梅紙ㄊ醬罌誥,在縣城後的山坡上建高位水池。大口井直徑6.0m,深度7.5m,鋼筋混凝土結構,考慮冰凍,覆土300mm。一級泵房採用半地下式,直徑6.0m,地下4.8m,鋼筋混凝土結構,地面高3.8m,混合結構,安裝2台4ba6型水泵,1用1備,玵=65~135m3/h,玥=98~72.5m。綜合樓一樓一底,建築面積216m2,混合結構,底層大間作消毒間,投漂白粉,其餘房間作化驗、辦公用。水廠內預留有水處理池、二級泵房等發展餘地。高位水池玽=200m3,鋼筋混凝土結構,覆土700mm。縣城配水管網採用普壓鑄鐵管,樹枝狀布置,玠n=100~150,玪=2.78km,管道埋深1.0m,瀝青油淋接口,外露管道作防凍處理。設計要求在大口井施工時作抽水試驗和水質分析,以確定出水量和是否作進一步處理,建築物設計按地震烈度8度設防。工程概算:24.68萬元。

2工程運行情況

2.1建成初期,運行正常

オスこ逃1978年9月建成,並一次通水成功。大口井按設計選定的井位建設,採用沉井法施工,開挖後發現地下含水層為砂夾卵石,卵石直徑不超過30cm,透水性能良好。建成後,出水量達到設計規模,水位降穩定在2m以內,水質良好,完全達到設計要求。

2.2經受地震考驗

オ1981年1月24日,距離該縣城2.5km處發生強烈地震,震級為芮氏6.9級,烈度為8度。地震給該縣造成重大損失。據調查,該縣死傷423人,其中死亡123人。建築物破壞205幢,嚴重破壞38幢,輕度36幢,基本完好23幢。縣城老房子基本上全部垮塌或破壞,採取了抗震設防的新建房屋,基本完好或輕度損壞。我院設計的給水工程也經受了考驗。據回訪了解到,工程中的大口井、高位水池、取水泵房、綜合樓等均沒有破壞;長2.78km的配水管網,有4處斷裂,其中玠n150的管道1處,玠n=100的管道2處,玠n=200的原水管1處,均發生在由於地震造成地面錯陷、裂縫的地段,閥門井、消火栓井室均無損壞。由於原水管斷裂,埋深較深,挖開檢修費時較多,經搶修,地震一周后利用廠自備柴油機發電先恢復供水,一個月後,電站恢復送電,水廠完全正常供水,滿足了藏漢各族人民生活及抗震搶險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