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股份公司發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如何將千家萬戶的分散經營與千變萬化的市場聯結起來,讓農民在堅持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上實現規模經營,儘快地富裕起來,這是擺在各級黨委、政府面前的一個重大課題。近年來,安達市以改革農業生產經營體制為突破口,在全市範圍內推行農民股份合作公司,由XX年末的84戶發展到現在的206戶,股東總人數1750人,總股本4989萬元,集中經營土地28940畝。XX年農民股份公司經營總收入7199萬元,入股農戶人均純收入達到4076元。實踐證明,農民股份公司是使農民富裕起來的重要組織形式。

農民股份公司作為獨立承擔民事責任的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入股農民的社會身份,促進了農業市場化程度的提高。農民股份合作公司是獨立的企業法人,有營業執照,具有合法的市場活動主體資格,入股農民則成為從事經濟活動的法人。股份公司成立以來,他們主動找市嘗闖市場,並真正進入了市常臥里屯鄉德義農業開發股份合作公司現有股東20個,股本總額20萬元,集中經營土地336畝。XX年,該公司種植元蔥100畝,畝產3000公斤,全部銷往俄羅斯,每公斤價格1.60元。與此同時,栽種林木50畝,青貯飼料50畝,育苗棚室5棟,其他糧食作物131畝。當年,公司實現純收入28萬元,入股農戶每股分紅280元,每月工資600元,實現戶均增收7500元。XX年,該公司元蔥種植面積擴大到200畝,年末公司實現收入44萬元,每股分紅440元,入股農戶增收近萬元。農民參加股份公司,按訂單與市場需求實現對接,不僅明確了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而且從根本上解決了“賣難”的問題。

農民股份公司實現了生產要素的最佳化組合,改變了分散經營的狀況,促進了農業集約化程度的提高。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和發展,分散經營逐漸暴露出自身的缺陷。大型農業機械和農田水利設施難以充分發揮作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難以大面積推廣,從而形成農業生產高成本、低收入的局面。農民股份公司的建立,在一定範圍內把土地集中到一起,形成適度的生產規模,大型農業機械和水利噴灌設備派上了用場,提高了經濟效益;農戶自願入股,把零散的資金集中到一起,形成了一定的物資、技術投入能力,由分散經營到適度規模經營的轉變,使原來一家一戶的農用機械設備出現了剩餘,變賣這些閒置設備所得的資金,則可以用於擴大再生產。羊草鎮眾鑫蔬菜股份合作公司的10個股東,原來每戶都有一台小四輪拖拉機和配套農具,組建公司後只需4台,這就減少了60%的農機具投入成本。

農民股份公司以現代化管理的組織形式,為農民的共同富裕搭建了一個“平台”,促進了農民組織化程度的提高。農民股份公司通過利益連線,把分散的農民組織到一起,使“小舢舨”變成了“大輪船”,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大大增強。

“土地是農民的命根子”,“面朝黃土背朝天”,這是中國農民傳統生產生活方式的寫照。隨著生產力的發展,這種單一靠土地為生的格局難以有效地增加農民收入。統籌城鄉經濟發展,提高農村非農化程度,已成為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戰略重點和現階段農村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農民股份合作公司的發展,使農民進入了一個新的經營領域。土地入股了,勞動生產率提高了,使農村勞動力得到了解放,大批剩餘勞動力轉農為非,或外出打工賺錢,或就地聯合創辦加工業、流通業等,這就形成了土地收益和勞動力收益“雙重”收入的格局。據統計,目前安達市外輸勞動力達52400人,占全市農村勞動力總額的38%。該市新泰葦業有限公司,就是由45戶農民自願出資創建起來的,擁有生產加工設備85台套,XX年加工工藝蔬簾130萬片,實現產值230萬元,稅金20萬元,利潤80萬元,每股分紅2萬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