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南方航空的調查實習報告

1991年,南航賣給愛爾蘭gpa飛機租賃公司10架老舊b737-200型飛機,又向它租入5架b737-300型及10架b737-500型新機,以及2架b757-200型飛機。

至1993年10月,南航共有50架先進的波音系列飛機,即4架b767-300er、17架b757-200、10架b737-500、12架b737-300、7架b737-200。南航已建成了一支以波音系列機型為主的現代化機隊,而且還將繼續擴大,今年將再增加10架波音飛機,最新型的6架b777大型寬體客機也將於1995年到貨。

全國的改革開放只是民航事業發展的外部條件,南航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還必須依靠民航內部管理體制的改革這個內部條件。幾十年來,廣州民航經歷了軍隊—企業—軍隊—企業的發展過程。1980年實行完全企業化的管理體制後,獨立經濟核算,並通過推行經濟承包責任制和全面質量管理等經營管理手段,使生產迅速發展。

1979年民航廣州管理局已實行獨立經濟核算。1980年3月,民航由軍隊建制改為xx直屬局,廣州管理局正式實

行企業經營管理體制,開始實行“利潤包幹上交,超收分成,虧損不補”的核算辦法。1983年,民航局取消利潤包乾制,執行國家統一的“利改稅”制度。

管理體制改革的主要內容是政企職責分開,簡政放權,實行企業化。實行企業化,最實質的問題是要強化經濟核算,強調經濟效益,使企業盈利。

1985年,企業自主權下放。民航廣州管理局除了自己購買飛機外,又大膽決策,首次採用國際融資方式,租賃了幾架波音飛機。南航成立後,在國內率先使用經營租賃方式引進先進機型代替老舊機型。租機比貸款購機,一架飛機大概可節約現值1250萬美元。到八十年代,租賃飛機已成為世界性飛機融資手段之一,許多國際性的大航空公司,飛機更新或增加運力,大多數都是採取租賃方式解決的。

民航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完善各項管理制度,革除弊病,防止意外事故以及~現象的發生。同時,充分估計未來的經營風險,並採取措施作好相應的準備,對於高層決策領導層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方面。

總之,實踐證明,中國需要改革開放,民航與其他各行各業一樣也需要改革開放。民航的內部改革是中國整個改革開放事業的一部分,搞好它,促進民航本身的發展,同時也可以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而經濟的發展又為民航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它們的關係是互相依存、互相促進的關係。南航的改革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大大地促進了南方民航事業的發展,壯大了自己的力量。南航也將在汲取過去的經驗教訓的基礎上,進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企業管理,擴展業務,在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中起到經濟的“先行官”的一份作用。

這次實習,通過對中國南方航空(集團)公司這個國營大企業的改革與發展的調查,以無可辯駁的事實,使我更加堅信中國走社會主義的正確方向,堅信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能夠取得最後的成功,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最終能夠建立起來。可見,這次實習的意義是重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