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黨員隊伍狀況調查

另外發展不太平衡,分布尤顯不均。黨員發展普遍存在城郊農村好於邊遠山區,強村好於弱村,在一些“老、少、邊、山、窮”的地區,幾乎成了黨員發展的“沼澤地”。

存在問題的主要原因

造成上述問題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觀因素,也有客觀的影響,主要有三個方面:

(一)客觀環境的因素

一是歷史原因所致。據統計,全市農民黨員中,“~”前入黨的有13879名,占35%,而現在這批黨員正趨於高齡化。解放後至“~”前這一時期,發展黨員主要看重成份好、政治純,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在“~”期間入黨,則過分強調思想掛帥,政治領先,“知識越多越反動”,“越窮越革命”,致使這一時期入黨的農民黨員年齡老化和文化低化有著明顯“先天不足”的歷史痕跡。二是大量人才外流。許多農村青年都不願留家守業務農,不少農村基層領導反映,現在農村好“苗子”難找,大量有文化的年輕人通過“三個一批”的渠道外流走了:即讀書升學考出去一批,外出打工走出去一批,投親靠友掛出去一批。留下的多是膽小質弱和老幼婦女,客觀上造成了農村發展黨員後繼乏人的狀況,直接影響了農民黨員隊伍結構的改善。三是集體經濟薄弱。這些地方的黨組織由於缺乏經濟實力,既不能有效地帶領民眾發展經濟,又不能為民眾辦實實在在的好事,相反,還動不動向農民亂攤派,致使不少農民尤其是青年農民嚮往黨組織的熱情大為減退。四是不良風氣的影響。個別農民尤其是青年農民的人生觀、價值觀發生了扭曲,講實惠,不講政治,想賺錢,不想入黨,在政治追求上存在一些消極心態,認為“入黨吃虧”,“入黨無用”,“入黨不自由”等。

(二)組織管理的因素

主要表現在:一是思想認識偏差。特別是一些基層黨組織對加強農民黨員隊伍建設的重要性認識不足,片面認為農村以農為主,只要把農村經濟搞上去,其他一切問題均迎刃而解,從而重農輕黨,對農民黨員的工作很少過問,無暇顧及。二是教育和管理滯後。從調查的情況看,一些地方無論是對農民黨員、入黨積極分子,還是對

普通民眾的教育引導,普遍存在層次不分、方式方法單調、內容缺乏針對性的狀況。在教育對象的層次上,男女老少、亦工亦農亦商“一鍋煮”。在方式方法上,習慣於“集中上大課,開大會聽報告”,讀讀報紙,念念檔案,或者套用聽課——討論——總結“老三步曲”。在內容上,大都是“統一食譜”,千篇一律,不因人、因時、因需施教,出現供求不對路,學用脫節。管理上對如何根據變化了的新情況,及時研究制訂新的、分層分類的管理措施十分欠缺,比如:對流動農民黨員、老黨員、中青年黨員、貧困黨員、無職黨員、從事鄉村企業、個體工商戶等不同類型的黨員管理缺乏具體的規章制度,使管理流於形式。三是個別人為設阻。一些村黨組織負責人私心雜念重,嫉賢妒能,故意壓制人才,害怕“培養了苗子,失去了位子”,不願發展年輕有為的農民入黨,有意設定重重障礙,采勸拖、卡、壓”等手段,將優秀青年農民拒之門外。這種人為設“卡”,堵塞了農民黨員隊伍的源頭,制約了整個隊伍的最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