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黨員隊伍狀況調查

(三)黨員自身的因素

一些農民黨員放鬆或忽視理論知識和文化科技知識的學習。有的認為,農民天生就是種田打工,學習既學不來糧食,又學不來經濟,更學不飽肚子,視學習無用。有的自知文化水平低,但又認為年齡大,“修成廟來和尚老了”。有的對學農科知識還有點興趣,而對政治理論根本打不起精神,長期“失學”。據調查,相當部分農民黨員不知道《鄧小平文遜有多少卷,xx同志提出的“四自”、“xxxx”是什麼,分不清楚黨員權利與義務的區別。由於不重視學習,致使農民黨員隊伍“低、老、少、缺”的狀況普遍存在,即“覺悟低、觀念老、知識少、技術缺”,面對發展市場經濟的新形勢步履維艱,甚至行為失范。

針對農民黨員隊伍存在的諸多問題,切實改進隊伍狀況已刻不容緩。從當前的情況看,應著重抓好幾個方面:第一,改善結構,建立健全嚴格的吐故納新機制。嚴格黨員進口關,拓寬視野和渠道,把素質較高的青年農民吸收到黨內來,同時,對不合格的黨員,及時作出嚴肅的處置,疏通出口將其淘汰出黨,使農民黨員隊伍始終保持肌體健康。第二,提高素質,加強農民黨員的學習教育。教育要突出重點,講求方法,注重實效。教育內容上,著力解決好部分農民黨員理想信念動堯黨性觀念淡雹愚味落後、信奉封建迷信等問題;著力解決好一些農民黨員政策法律水平低、應對市場經濟的基本功差、缺乏致富能力和本領問題。第三,激勵與約束手段並舉,塑造農民黨員的新形象。在激勵方面,努力提高農民黨員的政治地位,積極幫助他們尋找致富門路,給予老黨員和貧困黨員更多的幫助和關懷。約束方面,要建立以制度約束為基儲管理約束為重點、監督約束為保障的約束機制。第四,構築黨支部堅強的堡壘,增強最佳化農民黨員隊伍的原動力。一要建設一個好的支部班子,二要充分發揮農民黨員的模範作用,三要大力發展壯大集體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