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農產品加工業的思考

當然,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我們必須客觀公正的看待這些農產品加工業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揮了不可忽略的歷史作用:在帶動一個鄉,一個村的農業結構調整,引導農民致富,提高農產品附加值等方面發揮了不可磨滅的作用。但我們更應保持清醒的頭腦,運用科學和智慧,正確分析我區的區情,適度控制生產規模,在追求“規模效益”上下功夫。

基於這種思考,我們認為目前要做好“米”“魚”加工這二篇文章。銀蓮湖物資貿易公司應立足解決銀蓮湖、漢南的稻米資源,名艦、阿卜應立足全區的淡水魚資源,適度擴大生產規模,不斷提高生產效益,努力做優做好,從而形成拳頭,形成品牌,形成我區農產品加工業“魚”“米”的特色。在此基礎上輻射周邊地區,不斷做大做強.

2.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借力發展

區委、區政府提出了“工業立區,開放強區”的發展戰略,推動全區農產品加工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也必須圍繞這個戰略來實施。隨著“全面加快武漢發展,促進中部崛起,努力走在中西部前列”戰略的提出,“放權、放活、促進區級經濟快速發展”措施的實施,我區的發展戰略要適時跟進全市的這種戰略調整,要主動迎接武漢城市圈的外延,要制定優惠政策,加大農產品加工業招商引資的力度,借力發展。

全區要集中土地、資金、人才等各方面的力量,結合全區現有的農業資源,從地理環境、氣候條件、養殖傳統、加工品質等各因素上綜合考慮,進行科學論證,進而形成科學決策,確定一至二個能夠拉動我區農產品加工業發展,帶動我區農業產業化調整的重點項目,實行項目招商。主動出擊到相關地區尋找“同類項”或“互補項”,以優惠的引資條件和有效的招商方式,吸引外商、客商到漢南發展。同時積極爭取盛市乃至國家投資項目在漢南布點,竭誠歡迎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和企業研發機構在我區建立科研基地和試驗、實習基地,使我區產業布局更加合理,農產品加工業更具擴張力和持續發展能力。

在招商引資過程中要堅持兩手抓,一手抓項目引進,一手抓引導管理,要切實改變過去那種重引進、輕引導,重扶持、輕管理的現狀。曾幾何時,我區某一農業高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以其較大的發展規模,以其較好的發展條件躋身於我市農產品重點龍頭企業的行列。盛市領導多次蒞臨指導,我區也把該企業作為全區招商引資的一個重要視窗大力宣傳,資金、貸款、補貼投入了許多,但是忽視了對其生產的引導,對其經營的管理。如今,這家曾經積極帶動了我區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拉長了農業產業鏈,增加了農民收入,被廣大農民接受和歡迎的企業已處於停產或半停產狀態。每一個熱愛漢南,每一個期盼漢南加快發展的人無不痛心,無不焦急。從中我們要吸取深刻的教訓:對於引進的企業,服務和管理要並舉,引入和引導要並重,環境和機制要共創。

(二)、把握機遇,狠抓落實,積極推動農產品加工業的發展

黨的xx屆四中全會指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在指導方針、政策措施上注重加強薄弱環節,特別是要重視解決好農業、農村、農民問題。在這種方針的指引下,隨著“三農”政策的深入貫徹落實,作為傳統農業區的漢南,迎來了一個難得的戰略機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