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推進我省綠色食品產業發展的思考

三、準確定位,與日俱進,創新我省綠色食品工作的思路

在新形勢下,我省農業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一是農產品供求格局發生了從長期短缺到總量基本平衡、豐年有餘的歷史性轉變;二是農業和農村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從國內市場和資源自我平衡為主,到面對國內國際兩個市嘗兩種資源的根本性轉變;三是農業管理工作發生了從抓產量增長為主到注重質量安全的戰略性轉變。為適應已經變化了的新形勢的要求,必須對綠色食品工作的定位進行再認識。在不久前召開的全國綠色食品工作會議上,農業部領導用三句話對綠色食品工作的定位進行了歸納:發展綠色食品符合農產品的發展方向,是引導和促進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的一項有效措施;發展綠色食品是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起著積極的示範帶動作用;綠色食品將成為我國農產品擴大出口的一支新興的主導力量,是積極應對入世挑戰的一項重要工作。

如何把握機遇,創新思路,是當前綠色食品工作面臨的最大挑戰。我們至少要樹立三大觀念,實現三個轉變來創新工作思路。一是樹立大局觀念,從相對獨立發展轉變為農產品質量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把綠色食品工作納入農業和農村經濟工作的全局。與農業結構調整相結合,與發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相結合,與帶動農產品出口相結合,特別是與正在實施的綠色農產品行動計畫相結合。在上述結合中找準工作定位,爭取有利於加快發展的工作條件和政策環境。二是樹立質量觀念,從單純追求申報數量轉變為注重產業的全面發展。質量是綠色食品工作的基本主題。在確保綠色食品申報數量的同時,突出抓好具有環境優勢和發展潛力的重點地區,抓好以名特優產品、精深加工產品和出口產品為主的重點產品及加工企業,通過重點地區、重點企業和重點產品的示範輻射作用,帶動產業整體發展。三是樹立發展觀念,從偏重市場運作轉變為政府引導與市場拉動相結合。

四、抓住機遇,加快發展,不斷開創我省綠色食品工作的新局面

一是科學規劃,實現綠色食品基地規模化。目前我省綠色食品區域化布局、專業化生產、產業化經營的格局還未真正形成,地區比較優勢未能充分發揮。因此,加強規劃指導,實行合理布局,根據科學配置、區域規模發展的原則,統籌安排,推進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的建設,顯得尤為必要。根據我省優勢農產品區域規劃的總體要求,我們目前正在著手編制全省綠色食品的區域發展規劃,對我省資源和生產條件較好、商品量大、市場前景廣闊,在國內市場與國外產品競爭有優勢,能夠抵禦進口衝擊的綠色食品,或在國際市場上具有競爭優勢,能夠進一步擴大出口的綠色食品,按照全面規劃、分步實施、總體布局、重點建設的思路,選擇一批優勢綠色食品,優先規劃布局,進行重點扶持,實行規模經營。

二是拉長鏈條,實現綠色食品經營產業化。發展綠色食品產業化經營,可以有效地延長綠色食品的產業鏈,增加綠色食品附加值,提高綠色食品產業的綜合經濟效益。要抓裝立足市場需求和優勢資源,確立主導產業,創辦農業龍頭企業,建設商品基地,培育市場體系,輻射帶動農戶和依靠科技進步”等主要環節,大力推進綠色食品產業化經營。首先要依託自然資源優勢,加快綠色食品主導產品和主導產業的培育和發展。著力培養適合當地發展、市場容量大、發展潛力大、農民又容易接受的產業作為主導產業,逐步形成區域性、規模性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為進行產業化經營提供充足的綠色食品資源。其次,大力培育綠色食品生產經營的龍頭企業,延長產業鏈條。推進綠色食品產業化,龍頭企業是關鍵,是實現分散經營的農戶與大市場銜接的紐帶,是增強綠色食品經營主體參與市場競爭的先決條件。依靠各類龍頭企業和組織帶動農民進入市場,使綠色食品生產、加工和銷售有機結合、相互促進,形成與農民利益共享、風險共擔的組織形式和經營機制。龍頭企業可以是生產加工型企業,也可以是中介組織或流通企業,它賦有開拓市嘗科技創新、帶動農戶和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任務,其經濟實力的強弱和帶動能力的大小,決定著綠色食品產業化經營的程度、規模和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