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加強社會管理創新工作調研報告

(三)以創新流動人口等特殊群體服務管理體系為載體,體現服務為先新理念

一是進一步做好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工作。組織開展“實有人口、實有房屋”信息集中採集工作,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管得住”。全面推行流動人口服務管理“一證通”制度,以居住證代替暫住證,構建起流動人口常態化、動態式服務管理平台。二是進一步做好刑釋解教人員安置幫教和社區矯正工作。統籌市縣(區)兩級財政,建立刑釋解教人員出監(所)必接機制。建立市級集食宿、教育、培訓、救助職能為一體的“陽光中途之家”,安置重點幫教對象。三是進一步做好社會閒散青少年等特殊人群的教育幫扶、引導工作。啟動實施未成年人違法及輕罪記錄消除制度的實踐,探索完善工作流程。四是進一步做好易肇事肇禍精神病人服務管理工作。繼續將精神病人免費服藥救助工作納入民生工程行動,防範和降低社會風險。

(四)以創新社會管理隊伍體系為載體,形成社會管理新合力

一是加強基層綜治組織規範化建設。以基層綜治工作中心(站)規範化建設為重點,整合資源,集中辦理民眾的合理訴求、困難群體的幫扶和民眾日常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急事、難事,構建矛盾糾紛在中心化解,重點難點問題在中心解決的長效機制。二是加強群防群治隊伍建設。加大財政投入,按規定配足協管力量;加快建立各類社區平安建設志願服務組織,提高群防群治水平。三是創新社 區工作者隊伍管理機制。根據實際工作需要,合理設定社區工作者崗位。拓寬選人視野,最佳化人員結構,不斷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

(五)以創新社會管理組織領導體系為載體,推動社會管理上台階

一是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明確各部門在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創新中的職責,細化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創新的具體措施,切實把各項工作落到實處。二是加大投入力度。積極調整財政支出結構,逐步加大對社會建設的投入,為加強和創新社會管理提供有力保障。三是完善監督考核。建立健全工作責任制度和獎懲考核制度,將社會建設和社會管理創新納入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的年度考核中,作為社會治安綜合治理責任制和綜治考評的重要內容。四是加大宣傳力度。注重發現和總結工作中形成的好經驗好做法,推出一批各具特色、高質量高水平的示範點,推動社會管理創新向縱深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