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局統籌城鄉發展情況調研報告

三、加快推進城鄉統籌發展的幾點建議

1、抓根本,把民眾的利益放在首位。統籌城鄉工作不是搞形象工程,而是讓老百姓生活水平和生活質量得到質的提高,在做民眾工作過程中,要圍繞民眾的利益來開展。要深入民眾搞調查,多爭取民眾的意見和建議,不能閉門造車想當然。讓失地農民能得到生活的保障,跳出土地這個圈。

2、抓宣傳,切實提高思想認識。利用報紙、電視、廣播等形式進一步加大宣傳工作力度,讓基層廣大黨員幹部民眾正確認識和理解什麼是城鄉統籌,為什麼要加快城鄉統籌發展進程。通過宣傳教育,使民眾明白加快推進城鄉統籌發展,是產業布局和利益關係的調整、體制的創新、機制的創新。使民眾清楚我縣城鄉統籌發展的思路、規劃、特色、步驟,形成加快發展的氛圍。

3、抓政策,制定和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政策是推進城鄉統籌的保證。各部門要以改革的精神,打破城鄉體制和政策壁壘,站在統籌城鄉發展的全局來創新體制、完善政策。當前要突出抓好縣城、中心鎮和中心社區的規劃,要科學規劃、突出特色、體現風貌。要強化規劃的執行和管理,加強各類規劃之間的銜接。

4、抓關鍵,突破資金瓶頸。通過在外地的參觀學習了解到,凡是新農村建設和城鄉統籌工作做的好的地方,資金是關鍵。所以我們要千方百計抓經濟,一是要抓住國家擴大內需,增加投資的機遇,積極爭取上級資金更多的支持。二是要進一步加大政府財政投入的力度。壯大農業發展資金、工業強縣資金規模,加大對重大農業產業化項目的支持力度,充分發揮政府財政資金的引導作用。努力擴大公共財政覆蓋農村的範圍,財政新增教育、衛生、文化事業經費,主要用於農村;基礎建設資金增量,主要用於農業;政府徵用土地出讓收益,主要用於農民。三是要充分調動廣大農民的積極性。採取以獎代補、以物代資等辦法,激勵和引導民眾投資投勞建設家園,使之成為城鄉統籌發展的投入主體、建設主體。四是要完善農村金融服務投入機制。大力發展農業保險,鼓勵發展形式多樣、產權多元化的農貸擔保機構。積極引導支持農業銀行、信用社、農業發展銀行等金融機構加大對“三農”的投入,努力形成多元化的“三農”資金投入長效機制。五是充分利用民間資金,在充分發揮政府資金的示範導向作用的基礎上,著力營造由優惠政策、優質服務、優良環境為重點的“窪地”效應,積極吸納社會資金和民間資金投向統籌城鄉發展的重點項目、重點領域,建立起“政府引導、民眾決策、項目補助、民資參與”的良性投入機制,全面提升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水平。

5、抓產業,統籌城鄉經濟發展。一是最佳化產業布局。強化空間規劃和要素整合,調整最佳化城鄉工業、農業、服務業的布局。工業按照集聚發展的原則,通過各類園區建設,引導主城區產業向城郊有序轉移。農業要因地制宜,按照“一村一品”的原則向交通便捷的交通幹線集中。服務業按照全面搞活農產物資,促進消費品流通的原則,自上而下由城市向農村延伸。二是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重點發展勞動密集型工業,帶動農民的就業和增收,尤其是把農產品加工業企業作為發展工業的主攻方向。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依託本地特色,努力開發名、特、優、新產品,形成各具特色的農產品和優勢產業帶。三是推進產業化經營。圍繞優勢和特色產業,培育壯大一批有品牌、有特色、有市場競爭力的骨幹龍頭企業,不斷提高市場競爭力和市場占有率。發揮龍頭企業、經營實體、社區組織、農民經紀人的作用,積極發展各類農村新型合作組織,提高農民的組織化程度,增強農民抵禦市場風險的能力。鼓勵合作社跨區域、跨行業經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