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新時代村幹部選拔任用的調研報告

資訊時代的到來,給建立社會主義新農村增添了許多色彩,村民自治不再沿用傳統方式,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主體是廣大人民民眾,而村幹部作為最基層的領導幹部,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起著至關重要的帶領作用,如何將村民團結起來,如何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如何推動新農村建設等問題與村幹部密不可分。因此選好建好村幹部隊伍,是村級組織建設加強的前提,是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基礎條件,是成功解決新時期“三農”問題的必然要求。在這裡我就調研情況淺談一下當今村幹部的基本情況和選拔任用等問題。 一、村幹部基本情況 現舉例位於榮昌縣東部,距榮昌縣城5公里,幅員面積63.04km2,總耕地面積27127畝。總人口39613人的榮昌縣峰高街道。峰高街道轄3個社區和8個行政村,75個社(組),其中,農業人口35481人,非農業人口4132人。共有1347名黨員,30個基層黨組織。 首先,據調研和分析後表明,農村基層幹部“一高三低”現象仍舊十分突出(文化素質低、科技水平低、致富能力低、年齡偏高)。調研所得情況如下:村(社區)五職幹部中,支部書記11名,從年齡結構上看:40—45歲2人,46—50歲1人,51-55歲3人,56-60歲3人,61-65歲2;從文化結構上看:國中文化7人,高中(含函授大專)4人,其中3人是參加工作後政府組織函授學習完成大專。家庭具有固定收入產業的2人,經濟收入排列本村居前列的僅1人。村委會(居委會)主任共11人,從年齡結構上看:40歲以下1人,41—45歲1人,46—50歲6人,51-55歲1人,56歲-60歲2人;從文化結構上看:國中2人,高中(含函授大專)9人,其中2人是參加工作後政府組織函授學習完成大專。家庭具有固定收入產業的4人,經濟收入排在本村居前列的2人。社事專乾11人,從年齡結構上看:30歲以下1人,36—40歲1人,41—45歲5人,46-50歲4人;從文化結構看:國中3人,高中(含函授大專)8人;家庭有固定收入產業的1人,經濟收入排列本村居前列的0人。 其次,在工作方法上,大多沿襲過去傳統的工作方式方法,以行政強制命令的多,以安排部署的多,以會傳達會議的多,對“三會一課”、“一事一議”等制度運用的不是很好。村幹部執行政策的能力、加快發展的能力、服務民眾的能力、化解矛盾的能力、解決自身問題的能力有待於提高。 最後,村幹部思個人家庭經濟發展的多,謀全村經濟社會發展的少。村幹部帶頭致富,帶領民眾共同致富的能力還有待於提高。   二、村幹部培養選拔上存在的困難 目前,在農村幹部培養、選拔上普遍存在以下兩個問題。一是村幹部崗位缺乏吸引力,主要是村幹部的經濟待遇和政治待遇普遍較差。“能人”不願意當村幹部的現象日益突出。農村中有文化、有知識、有技術的中青年通過打工,更新了觀念,增長了知識,提高了技能,增強了致富的本領,有的率先實現了富裕。他們將打工、經商、辦實體與種養植的收入與當村幹部的報酬相比較,絕大多數不願意當村幹部。二是是農村普遍存在缺乏優秀人才可選,更缺能人可選。大量有文化、有知識、懂技術的中青年農民外出務工,留下來人員遠遠不能滿足村幹部隊伍建設培養選拔的需要。在調查中發現,無產業優勢的村里,除進廠務工、經商、從事運輸、建築等外,75%的中青年在外務工。

三、村幹部的選拔思考 村幹部的選拔任用,關係著一個村的發展和進步,要為百姓選出想幹事、能幹事、乾成事的領導幹部,把能帶頭致富、帶領民眾共同致富,為人正派,處事公道,作風民主,真心實意為民服務,工作能力強,具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在民眾中口碑好的優秀青年,大膽啟用到村級領導崗位上來,不求全責備。 首先,以中青年、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為主。新進班子成員原則上年齡不超過40周歲,文化程度不低於高中。原任班子成員中特別優秀的可適當放寬年齡,但原則上不超過50周歲;其次,村幹部—般從本村青年、復員軍人、企業骨幹、致富帶頭人和外出務工人員中的優秀分子中產生。村後備幹部要優先選用。必要時,上級可以選派幹部到村任職。支持和鼓勵大中專畢業生到村工作。同時,村支兩委幹部要組織結構科學合理,雖不要求人人全能,但至少要更有所長,如善於處理文字材料的寫手,電腦精通者,村里社會地位較高者,組織協調者等等。只有幹部隊伍結構科學化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促進幹部隊伍的和諧發展。

總之,加強和改進村幹部的選拔任用,是確保黨的各項方針政策落實、維護農村穩定、構建和諧村居的保證;選好用好村幹部是農村脫貧致富、推動新農村建設的保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