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學生心理壓力情況調查與思考調研報告

構想如果人的心理是一個氣球,隨著各種壓力的增大而膨脹,如果找不到“撒氣”的渠道,這個氣球要么自己爆炸,要么被外在的刺激因素(哪怕是很小的作用力)引爆,造成一個個令人扼腕的事件。

某命案兇手在其部落格的字裡行間中,反映出他行兇前很長一段時間厭世、激憤、情緒不穩定的狀況。可惜的是,在他心理處於高壓狀態時,沒有人察覺並加以干預,幫助他走出憂鬱,走出憤怒,而他自己也沒有及時找到傾訴的渠道,以至於絕望放棄,選擇了一條毀滅性的釋放方式。

如何排解壓力?

第一,家庭要加強情商關注

家長應該對出國留學有充分的了解,並客觀衡量自己的孩子是否適合走這條道路。對於年紀較小或是性格封閉、較悲觀的孩子,家長應該讓其行前接受一定的心理輔導。在留學期間,家長應主動、經常地與孩子及其朋友建立聯繫,如果發現孩子很長一段時間沒有聯繫了,就要提高警惕。

第二,行前做好充足準備

即將出國的學生要在物質上、知識上和心理上做好充分準備。要了解可能面臨的文化衝突和現實困難,考慮好如何應付語言、社交、生活自理等方面的挑戰,以便出國後過好“心理斷乳期”。外交部網站“出國版”的“出國特別提醒”和“領事新聞”等欄目,每年刊登涉及全球各類安全信息近500條,是留學人員做好行前功課、了解各國最新動態和注意事項的重要途徑。不久後即將運行的“領事服務網”也將成為廣大留學生獲取海外安全知識的視窗。

第三,建立新的心理支持系統

留學生到達目的地後,要儘快了解周圍環境,建立新的人際網路,如同學、房東、鄰居、新朋友或同學會、同鄉會、心理諮詢服務機構等,讓這些人和組織成為日後可以尋求幫助的心理安全網。

第四,保持樂觀、學會傾訴

留學生要建立樂觀的心態,調整自己對生活和學業的期望值,理性客觀、變通靈活地看待自己生活中出現的人和事。如果感覺到情緒快失控了,一定要積極尋求心理安全網的幫助,不要羞於倒苦水、發牢騷。

第五,建立暢通的求助渠道

為更好地保護自己,留學生應該在平時就做有心人,掌握當地警察局、中國駐當地使領館的聯繫方式。遇到護照丟失、人員失蹤、搶劫盜竊、被逮捕關押等情況,要及時與駐當地使領館取得聯繫,使領館會在職責範圍內向廣大留學生提供協助。

留學生活是一段寶貴的人生經歷。其結果固為重要,過程和質量同樣重要。希望廣大留學生能夠時刻加強心理建設,合理規劃留學生活,做到平安留學、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