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公路建設現狀的調研報告

為了全面了解我市農村公路建設情況,促進農村公路健康有序發展,我們於近期就我市農村公路建設情況開展了專題調研。通過這次調研認為,近幾年,特別是“xx”規劃以來,我市搶抓黨中央、國務院關於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機遇,掀起了建設農村公路的熱潮,農村交通發展日新月異,公路路況水平、通達深度、路網等級等得到了很大提升,形勢令人振奮。農村公路建設在取得成就的同時,但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現就調研情況報告如下:

一、基本情況

農村公路是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橋樑與紐帶。近年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搶抓機遇,明確目標,及時制定規劃,有力地推進了我市農村公路的建設步伐。

(一)農村公路建設快速發展。“xx”以來,我市共籌措建設資金63899.8萬元(其中中央及省補助資金29072.4萬元,自籌資金34827.4萬元)。共下達通暢工程計畫項目723個,1673公里,通達項目22個,42.8公里,渡改橋項目21個(其中永久性橋樑16座,人行橋3座,碼頭改造2處)。到目前為止,已實際完成通暢工程750個行政村,通車裡程達到1737.95公里,通達工程完成91.3公里,通達率達到100%,通暢率達到82%,渡改橋項目完成永久性橋樑14座,人行橋3座,碼頭改造2處,在建橋樑2座,已完工85%的工程量。全市20個鄉鎮750個行政村通了水泥公路。

(二)提高了農村公路的通行能力,極大地方便了廣大農民的出行。到目前為止,我市已建成的農村公路水泥路面已達1800多公里,全市鄉鎮通暢率和行政村通暢率均達到了100%.形成了便捷通暢的農村公路網路,極大地縮短了鄉與市、鄉與鄉之間、村與村之間的距離,便利了人民的外出。同時也極大地方便了與周邊市市的通行。交通的便利不僅增強了市域經濟的輻射能力,而且也帶動促進了鄉村經濟城鄉統籌發展。

(三)加快了農民民眾致富的步伐。“要想富,先修路”,我市屬於典型的丘陵地帶,有相當一部分村座落在山上,在未通公路前,農民出行只能靠步行,農產品的外運和生產資料的運入只能依靠“肩挑背負”,極大地制約了農村經濟的發展。連續幾年的農村公路建設,給農村民眾致富插上了翅膀,當地的農產品和土特產便可以及時走出山門走向大都市了,這樣就能促進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帶動農村產業的發展和產業的調整,從而達到加快農民致富的步伐的目的。

(四)有利於促進新農村建設。基礎設施的建設是新農村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而農村公路建設是基礎設施中的重中之重。因此,建設好農村公路,將有利於促進社會主義新農村的建設。

二、存在的問題

雖然我市農村公路建設取得了斐然的成績,但調查也發現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是總體布局不是很合理,沒有科學的統籌規劃。目前我市的農村公路硬化大部分是以以前的機耕路為基礎,沒有經過科學的規劃與布局,大部分只考慮自身出行方便,導致部分農村公路存在坡大彎急、車輛難行的現象,甚至個別地段成了“斷頭路”、“迂迴路”.

二是配套資金缺口很大,導致相當一部分村因農村公路建設負債累累。上級對我市農村公路建設的資金補助標準很低,4.5米路基的每公里僅補助17萬元,3.5米路基的每公里僅補助12萬元,資金缺口少的在20萬元/公里以上,多的則達30萬元/公里以上,除了國家投入的這部分資金以外,由於我市財政狀況不佳,無力安排配套資金,只有極少數經濟條件好的鄉鎮配套了少量資金,因此,落實缺口資金的壓力只能全部由村級承擔了。為了徹底改變村民出行難的現狀,很多村便不惜舉債建設,對於一些負債運轉的村來說,無異於雪上加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