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優勢產業促農增收調研報告

6、狠抓良種繁育工程,著力提高生產性能。重點扶持和獎勵引進良種繁育的養殖戶,在實現良種母豬飼養總量及仔豬生產總量滿足縣域需要的前提下,達到我縣生豬飼養總量的擴張。

7、強化動物疫病防控,確保畜產品質量安全。各級領導要牢固樹立“抓防疫就是抓生產,就是抓公共衛生安全”的觀念,加大動物疫病防控力度,強化對畜產品質量安全的監管力度,確保公共衛生安全和畜牧業生產的健康發展。

(二)食用菌:

1、重新認識和估價食用菌生產在農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一是食用菌是真正營養豐富的健康食品和綠色食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意識增強,人均銷量增加,市場潛力很大。二是有豐富的農作物秸稈和山區大量的櫟類資源及清林丫材,為木類菌類提供了充足的營養源。三是有廣大菌農積累的比較豐富的生產經驗。四是只要各級政府認識到位、加強領導、資金扶持、政策引導、服務跟上,把食用菌當作產業來開發,食用菌生產必定會出現一個新的局面。

2、健全服務體系。食用菌生產涉及農業、林業等多個部門。要積極做好開發、科技公關、信息傳遞、技術培訓與指導,真正為農戶做好產前產中產後服務,促進食用菌生產健康發展。

3、規範菌種生產程式,堅持食用菌質量標準。質檢和農業部門要按照規範性的技術要求,抓好檢查落實,保證菌種質量,為食用菌發展保駕護航。

4、合理利用資源。櫟類資源豐富的地方,林業部門部門應按採伐周期有計畫的批准菌農合理採伐利用,點種食用菌,提高木生菌品質量和效益,調動菌農保護林木的積極性。同時充分利用農作物秸稈、修林後的枝梗和木材加工後的木屑等農林廢棄資源進行袋料生產,變廢為寶實行生態良性利用,實現資源節約、生態農業和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

5、開發利用名貴珍稀菌種。我縣山地菌種資源豐富,在海拔800 -1200米 的松櫟混交林是松茸、雞油菌、牛肝菌、白靈菇和竹蓀等珍貴菌種的適生區,這些菌類香味特殊、營養豐富、出口價值很高,應當積極開發利用,同時加以有效保護。

(三)養蜂:我縣雖然有較好的自然資源,蜂蜜品質優良,養蜂發展空間大,市場前景好,但也有許多突出的問題,要發展養蜂業,壯大養蜂業,調整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就必須科學規劃,加強培訓,強化領導,增加投入,建立試驗示範基地,強化新技術的推廣套用,打造獨具特色的蜂蜜品牌,促進養蜂業的持續快速發展。

1、加強領導,提高認識。一是按照《畜牧法》,加強養蜂業的領導,做好全縣養蜂業的各種規劃、新技術的引進、試驗示範與推廣、養蜂人員的技術培訓、養蜂產前、產中、產後的配套服務。二是強化養蜂協會職能。養蜂協會由專業人員和養蜂大戶人員組成,主要負責養蜂的技術交流,增強養蜂業生產的科學化,減少和杜絕養蜂業生產的盲目性,促進養蜂業健康有序可持續地發展。

2、加強培訓,提高養蜂人員和技術人員的素質。在人才培訓上,要有計畫的輪訓和培訓,利用請進來和送出去的方式,強化養蜂技術人員和蜂農的培訓,提高養蜂技術人員和養蜂農戶的素質,提高其飼養、生產、加工、銷售的技術水平,造就一批既懂得養蜂技術,又懂得經濟管理的新世紀養蜂業人才,促進我縣養蜂業的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