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店建設狀況調研報告

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和省、市商務部門的指導下,我區XX年建成並驗收合格“萬村千鄉市場工程”農家店36家;鎮級店9家,村級店27家。該工程的實施取得了哪些成績,存在些什麼問題,下一步該怎么解決?帶著這些問題我們對全區36家農家店進行了調查。基本情況如下:

一、成績

該工程帶來了農村消費的巨大變化,促進了現代消費理念的下鄉,促進了現代流通方式的下鄉,促進了市場機制的下鄉,初步改變了我區農村消費不方便、不安全、不實惠的現狀,讓廣大農村消費者初享現代商業文明的成果。其巨大變化主要體現在:

1、超市開到了農戶家門口。我區現有的農家店已覆蓋了100%的鄉鎮和10%的村。農家店進鄉入村,受到廣大農民民眾的熱烈歡迎。通灘鎮魏壩村匯通超市加盟農家店的開業,被當地民眾看成一件喜事。其隔壁一位長年坐在輪椅上的殘疾村民還感激地說:“這個店開得好啊,以前要吃點質量好的東西,要托人到幾十公里外的城裡帶回來,現在好了,在家門口就能買到同樣的東西了。這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政府真是辦了件大好事啊!”

2、消費安全得到保障。由於農家店都實行了統一採購,統一配送,統一經營管理,統一商品價格,建立了商品質量承諾制、退貨制度、自采商品監控制度及商品進銷台帳,再加上農家店業主都向試點企業繳納了幾千元的保證金,保證了從商品進貨源頭上控制商品質量。全區農資店的配送率達80%以上,農家店食品配送率達95%以上,其他日用品配送率達60%以上。

3、商品品種增多。我區鄉級店經營單品大多在1000種以上,最多的有4000多個;村級店經營單品在400個以上,最多的有XX多個。商品品種齊全,方便了農民消費。

4、購物環境大大改善。由於實行統一店招、統一貨架、統一樣式、統一宣傳標語,所有商品全部開架銷售,價簽規範統一。農家店標牌醒目,店內寬敞、明亮、整潔,為農村消費者提供了賞心悅目的購物環境。全區農家店環境改造的費用平均在3000-10000元,平均達5000多元。

5、在經營中加強農業技術服務。我區的農資農家店都由試點企業市農資公司墊資,統一配置了電視、vcd機和農業科普技術的光碟。業主們在經營中,邊宣傳邊經營邊服務,一改過去簡單賣農資產品的傳統經營理念,強化了對村民的農業技術服務。他們有針對性地學習、宣傳、服務,積極推廣新農藥、新品種,農資店成了村莊裡的莊稼醫院和科普陣地。有的業主還專門購買了農用車,開展化肥、飼料等大宗農資上門服務,極受農民民眾歡迎。

6、效益顯著提高。我區的農家店都是以前農村的小商店,經營業績不理想,營業額每天多數不到100元。自農家店加盟匯通超市、農資店加盟市農資公司後,牌子響亮了,店堂漂亮了,經營水平提高了,商品有質量保障了,經營業績普遍增長了1-2倍。據業主們自己填報,月利潤普遍增加300-500元,其中,彌陀鎮級農家店改造後的月利潤達4500元。其業主周道珍還打算再開一個這樣的農家店。

7、走出一條農民就業和創業之路。我區36家農家店從業人員達60餘人,有效地解決了部分農村富裕勞動力的就業問題。36家農家店產業36個經營業主,他們從引走上了前景光明的創業之路和致富之路,30餘個家庭從此開始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