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銷社應突出解決好問題狀況調研報告

五、關於產業化問題。或者說站在更高的起點上把事業做大的問題。農業產業化對於農民持續穩定增收、加快發展現代農業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近年來,供銷社作為棉花、茶葉兩大產業化牽頭單位,與有關部門通力合作,取得了長足發展。龍頭企業實力和帶動力進一步增強,農產品深加工能力進一步提高,農村社會化服務體系進一步完善,兩大產業農民收入進一步增加。為進一步加速提升全省或全市農業產業化發展水平,去年省政府提出實施“532”提升行動後,省社針對棉花、茶葉兩大主導產業的現狀,提出實施“612”行動計畫,我市又結合實際制定了“3261”

提升行動計畫。省委常委、副省長趙樹叢指出:“就安徽省來說,促進農民持續增收,關鍵是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供銷社要發揮積極作用,力爭在產業布局、行業管理、基地建設、科技推廣套用、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等方面求得新突破。一要培育壯大龍頭企業。龍頭企業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主體,是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必備條件和重要組織模式,是農戶聯結龍頭企業,進入市場的橋樑與紐帶。也是供銷社整體形象與實力的體現。沒有龍頭企業的帶動,農業產業化也就無從發展。二要加強基地建設。基地是發展產業化的基礎,沒有基地的規模化,也就沒有農業的產業化。要在沿江沿湖產區建設優質棉基地,提高棉花單產、纖維成熟度和品質一致性。三要加快科技創新。科技創新是農業發展和產業結構調整的核心力量,是開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基礎,也是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要鼓勵龍頭企業增強自主創新能力,提升加工水平和產品檔次,開展科技宣傳和培訓。

今年的中央1號檔案、省政府38號檔案及市政府的1號檔案,都對新時期供銷社提出了明確的任務,並出台了相應的扶持政策。從外部環境來看,應該是供銷社快速發展的最好時機。我堅信,有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與大力支持,有各級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鼎力相助,有供銷人的頑強拼搏與無私奉獻,供銷社的明天一定會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