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工會關於對困難企業和困難職工狀況的調研報告

市清真肉聯廠建於50年代,是回族肉類生產加工企業,全民所有制性質。由於諸多因素影響,該廠1991年處於停產狀態。該廠現有在冊職工245人;離退休人員73人(離休2人);企業停產以來,職工基本生活無保障,離退休人員醫療費等問題無法解決,該廠職工及離退休人員97年以來連續到市政府集體上訪。經市政府協商,該廠234名職工於XX年5月享受到失業救濟。截止XX年底,該廠負債2414.2萬元(其中貸款2058萬元,不含銀行利息2400萬元)。經初步認定,市清真肉聯廠已資不抵債2100多萬元,企業的土地、廠房及設備等資產均抵押給了銀行。截止目前,企業共欠交養老保險金128.2萬元(不含216萬元滯納金);欠交失業保險金11.9萬元(不含13.4萬元滯納金),企業共拖欠停產前職工工資12萬元;欠職工集資款及風險抵押金68萬元;欠職工退休時替企業墊交養老保險金10萬元;拖欠職工生育費、喪葬費、撫恤金等5萬元。

市鞋業集團為市屬集體企業,現有在冊職工1300人,離退休462人(離休2人)。待崗職工1050人,留守30人,工資已有4個月沒有發放。水、電無力支付。462名離退休人員醫療費難以解決。企業共欠交養老金、失業金153.9萬元(不含55.3萬元滯納金等)。欠職工股金、集資款515萬元。

市第二針織廠現有在冊職工780人,已全部下崗。離退休人員349人(離休4人)。企業總負債571.1萬元(有3532萬元債務已轉移給吉雄(##)藥業公司)。現有土地和廠房被抵押在工商銀行。該企業目前已無資產、無設備、無產品、無市場,企業已經完全喪失組織生產經營的基本條件。由於該企業無力參加醫療保險,退休職工的醫療費報銷問題無法解決。職工生活非常困難。

三、困難職工的狀況及特點

困難職工群體是我國市場經濟轉型時期各種矛盾綜合作用的結果。就本次調查的狀況及發展變化趨勢,我們認為有以下幾個特點。

1、生活上成為落伍者。困難職工群體大多是下崗失業人員。他們由於年齡偏大,技術落後,文化較低等原因,普遍存在再就業難的問題。困難職工群體中的絕大部分人根本不可能在社會的主導產業中實現再就業。有些找到工作或零活的下崗失業人員,沒有穩定工作環境和收入,很容易二次下崗或失業,他們中的一部分人跟在時代發展的後面,被甩在社會發展的邊緣地帶;一部分人跟不上社會步伐,將成為社會救助的永久對象。

2、職工身份的特徵比較明顯。“困難職工群體”是一個比較能說明問題的名詞。他們的職工身份比較明顯。他們集中在城鎮,集中在國有企業,集中在傳統產業中,是工人階級的一部分,有相同的經歷,相互之間歷史聯繫也多,他們在遇到困難時,支持的者大都是工人,因此這個困難群體基本上都是職工的身份。

3、失落感比較強。在計畫經濟時期,廣大職工與其他行政事業單位的幹部職工一樣,大家吃平均主義大鍋飯,都是國家主人翁,政治經濟地位大體都一樣。現在職工中的一部分人淪為困難職工,他們的失落感較強,而現在的城鎮生活費用高,鋼性強,彈性校生活中又增加了原來屬於社會保障而現在需自己負擔的消費項目,如住房、子女上學教育費用,部分醫療和養老費用等。困難職工大多屬於中年人,他們的家庭負擔也重,一旦收入沒有來源,全家都會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