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工會關於對困難企業和困難職工狀況的調研報告

五、解決困難企業和困難職工群體問題的建議

1、用“xxxx”重要思想指導解困。堅持用“xxxx”重要思想,解決好睏難職工問題,首先要認識到困難職工群體問題是影響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各級黨委和政府都應該高度重視。解決好睏難職工問題,關係到黨與職工民眾的血肉聯繫,關係到貫徹落實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根本方針,關係到黨的執政地位,關係到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也關係到黨和國家的生死存亡。因此各級黨委政府要從實踐“xxxx”重要思想的高度去深刻理會幫扶困難職工的重要意義,加大對他們的關愛,使他們早日擺脫貧困。

2、落實再就業優惠政策。就業是解困的根本途徑。各級黨委和政府已經把解決就業問題作為首要的發展目標,已經制定了各項再就業優惠政策。政府要幫助困難職工通過市場實現就業和再就業,就要切實落實勞動、財政、稅務、工商和金融信貸方面優惠政策。要加大督查落實政策的力度。利用優惠政策鼓勵非正軌就業,通過多種就業渠道,保證職工實現就業和再就業。

3、調整分配結構。要堅持以按勞分配為主的原則,要把按勞分配和按生產要素分配的位次擺正,先是按勞分配,然後才是其他生產要素參與分配。初次分配要按照工資、成本、稅收、利潤的順序進行,把保障勞動者權益放在第一位。凡拖欠職工工資、保險金和集資款的應當限期清償。

4、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國家保險政策的重點要由生活保障向就業保障轉移。一方面要擴大生活保障的內容和範圍,如擴大互助醫療保險,補充養老保險,在就醫、住房、子女上學等方面應對困難職工群體輔之以必要保險政策和特殊照顧。另一方面要對幫助就業的保障進行探索。要多渠道籌集就業基金,要動員社會捐助,地方財政要保證支出一定比例的就業基金。

5、深化企業改革。要端正改革的社會主義方向,明確職工民眾在改革中需要什麼。以國有企業改革為核心,帶動整個改革的健康發展。只有把企業搞活了,才能發揮其以積極的作用,才能實現徹底的“解困”。

6、完善幫扶制度。幫扶困難職工,解決困難企業的問題黨政要負主要責任,幫助困難職工活動應該是黨和政府的工作,工會不能大包大攬,工會也不能代替黨委政府做幫扶工作,工會充其量做些輔助的解困工作。特別是以黨員幹部和機關企事業單位為主體,社會各界參與,結對幫扶困難職工活動,主要在於各級黨委和政府,這是解決困難職工問題的關鍵。完善和落實好各項社會政策,是解困的根本所在。廣大黨員幹部特別是領導幹部要按照xx同志“民眾利益無小事”的要求,從“xxxx”的高度,率先垂範,在全社會形成扶貧濟困的良好風尚,幫助困難職工群體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7、以社區為載體實現解困。隨著社會的發展,社區將成為困難職工解困的主要陣地。各級政府要切實轉換職能,加強對社區的服務指導,要發揮社區的作用,就要加強社區建設,要多渠道籌集解困基金,拓寬救助渠道,在“低保”的基礎上完善社區綜合保障制度,社區要儘快建立健全多功能、全方位的社會保障服務網路,集就業介紹、法律援助、生活救助、社會保障於一體,為困難職工群體提供快速、高效、方便的解困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