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落實第三批科學發展觀活動,提高大學生村官對農村基層工作的認識和了解,更好地服務新農村建設,本人於9月25日至11月14日,對江蘇省贛榆縣柘汪鎮下轄的24個行政村進行了認真調研,尤其以自己任職所在的柘汪鎮西林子村為調研重點,現根據自己任職一年來的工作情況和近兩個月調研情況,以柘汪鎮新農村建設為整體背景,以任職村西林子村為重點,點面結合,就新農村建設有關情況調研如下:
一、目前柘汪鎮新農村建設整體情況
XX年以來,柘汪鎮新農村建設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加快推進特色產業為支撐,以創新農村工作機制為載體,農村經濟快速發展,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得到又好又快發展,湧現了東柘汪、西柘汪、西林子、馬站等一批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先進典型。柘汪鎮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二十方針為根本出發點,以“十有六化”為目標,制定了“整合空間,傳承文化,提升產業”三大戰略,務實推進本鎮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圓滿完成了各級既定目標任務,尤其在推進鎮區建設和市級社會主義新農村示範村建設工作中更是得到了很好的社會效果,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特色得以充分體現。
本人將柘汪鎮成功做法總結如下:
第一,組織領導到位,新農村建設工作責任層層落實
柘汪鎮建立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工作協調機制,加強統一領導,明確職責分工,成立了以鎮長為首的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領導小組。鎮三套班子領導分片包乾,各片區設立片長,細化了責任分工,鎮裡與各區辦簽訂了目標責任狀,全鎮助理級幹部分區駐點,並明確各村支部書記為第一責任人,配備專人具體抓,有關單位部門配合抓的工作格局,切實落實經費保證工作開展,形成組織領導保障體系。規劃控制方面,建立了“建設審批一支筆”制度,由鎮長根據全鎮總體規劃對新增、改擴建項目進行審批,確保了規劃的實效性。
第二,宣傳引導到位,創建有利工作氛圍
柘汪鎮宣傳部門在各村建立了宣傳陣地,依託民眾秧歌隊等民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宣傳社會主義新道德觀,同時,積極倡導各村根據自身特點,固定活動場所,組建秧歌隊、花鼓隊等民眾自娛自樂組織,為民眾提供健康的休閒娛樂方式。XX年10月,柘汪鎮成功舉辦了贛榆縣“四新”文化演出之《金秋唱響新柘汪》文藝演出,各村積極參與,民眾熱情高漲,本人也參演了詩歌朗誦節目並表演了武術節目,縣有關部門領導列席觀看。
第三,加強村級財務管理,減輕農民負擔
全鎮24個行政村,嚴格執行了村務公開制度和一事一議制度,且無挪用村級資金事件發生,還完成了秦家沙、西林子、東林子等3個村的會計電算化,有力地推動了村級財務管理的規範化建設。
第四,一個產業致富一方百姓
鎮黨委緊緊依託東臨黃海的優勢,大力發展遠洋捕撈業、灘涂養殖業、海產品深加工業。鎮黨委引進日本對蝦、硬殼蛤、海參等新品種,推廣蝦蟹健康養殖等新技術,使臨海產業日趨科技化、集約化、高效化。在發展養殖業的同時,不斷培育海德益、海前海產品等骨幹加工企業10家,將海產品轉化成商品,提高其附加值,進一步拓寬農民收入渠道。與此同時,大力發展遠洋捕撈業,積極引導漁民們造大船、出遠海、掙大錢,全鎮420艘200馬力以上漁船,年直接經濟收入突破3.5億元,捕獲商品魚總量1萬噸,港口商品魚入庫量0.5萬噸。拉動了漁船修造、水產冷凍、漁網加工、紙箱包裝等相關產業的滿負荷運轉。
在做好沿海產業文章的同時還全力推進內陸村莊的工業化進程。藉助沿海豐富的廢舊漁網資源,藉助浙江客商示範帶動,以西棘盪村為試點,扶持發展污染少、投資小、見效快、帶動作用強的廢舊漁網再生顆粒加工業,既解決了廢舊漁網處理難題也為老百姓開闢了致富路。
第五,一支“領頭雁”隊伍引領新農村建設
加強黨的基層組織陣地建設,培養“雙帶雙強”型基層幹部隊伍,全面激發黨員幹部先鋒模範作用,一直是柘汪鎮工作的著力點,尤其是XX年以來,柘汪鎮黨委一直將構建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長效機製作為重點工作,細化57名黨組織書記第一負責人職責,24個行政村村村都有黨員科技創業示範戶、村村都有無職黨員示範崗,每位黨員能識的都有一本《先鋒日記》,每位流出黨員都有一個黨員證、一份流動檔案,每位流入黨員都有一本《組織生活指南》、一份組織生活檔案,每個留守家庭都有一份支部幫扶計畫、一名“愛心幫扶”黨員志願者。
第六,環境與綠化,常抓不懈
柘汪鎮要求各級領導幹部把環境衛生當成一項民心工程來系統推進,同時把該項工作作為幹部工作考核的一項重要指標常抓不懈,我鎮在黨委的領導下成立了環境整潔領導小組,並下發了考核辦法,並進行考核,目前全鎮所有村莊的主要街道兩側沒有亂堆垃圾現象。各村全部配備拖拉機、鐵鍬等垃圾處理設備,設立垃圾池,對垃圾進行集體處理,並設立專職人員分管。柘汪鎮還把黨委大院工作人員分成三組,每周五下村實行義務勞動,在有力實現新農村建設的同時,也取得了社會民眾的一致好評。目前,西林子村正在申報連雲港市生態村。
第七,一句承諾保駕護航新農村建設
柘汪鎮黨委在經濟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的同時,認真貫徹上級綜治工作部署,通過“一二三四”工作法,明確目標,構築載體,突出重點,系列推進,全力為新農村建設保駕護航。即鎖定一個進入首批受國家表彰的平安邊界創建活動先進單位之列的創建目標,服務新農村建設;加強鎮村兩級綜治工作平台,夯實平安建設基礎;建立邊界地區治安聯防、矛盾聯調、警務聯動 的“三聯”工作機制,打造和諧省際邊界;狠抓綜治進農村、進校園、進企業、進園區的“四進”工作,開展系列創建活動。柘汪鎮黨委在24個行政村村村建有警務室,24小時有人值班,並且柘汪邊防派出所和馬站派出所每天晚上都有值班人員在轄內進行巡邏。
第八,示範村集體經濟實力快速增強
通過整合資源、村企合一、股份制經營等方式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西棘盪、西林子、馬站、東林子、韋嶺、東柘汪、西柘汪、中林子等示範村、先行村、重點村的經濟實力在去年得到進一步加強,全部實現集體收入突破20萬元,其中XX年:東柘汪實現工農業總產值7296.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1200元,村集體固定資產311.8萬元;馬站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12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078元;西柘汪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98.5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068元。
第九,關心弱勢群體,完善社會救助
全鎮現有符合低保條件人口1520人,補助低保人口1520人,實現了應保盡保,全鎮還發放救災款物折合1.2萬元,全面完成任務,有效提高了弱勢群體的生活質量。
第十,柘汪鎮十分重視文化體育事業的發展
通過組織扭秧歌、籃球比賽、撥河比賽等娛樂活動,在極大豐富民眾文化生活的同時,也使民眾受到了公民道德的教育與文化文明的薰陶,村民的文化素質與文明意識得到了進一步提高,村民們對新生活的向往日益強烈,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促進了鄉風文明的發展。柘汪鎮的民眾體育工作多次受到國家表彰,XX年,柘汪鎮被省命名為億萬農民健身活動先進鎮,柘汪拔河隊榮獲全國冠軍兩次、省冠軍兩次、省農民體育節第一名一次,下駕溝村的民眾文化體育活動,被全國老齡委譽為“老年體育之花”。柘汪鎮在全縣率先實現村村建有籃球場、桌球室,並成功舉辦了多場大型文藝演出。
二、目前西林子村新農村建設有關情況
(一)西林子村概況
柘汪鎮西林子村位於贛榆縣東北部,東臨黃海,西靠204國道和同三高速公路,全村共有農戶366戶,人口1506人,面積2.2平方公里,村黨總支下設老年、養殖、工業、海上捕撈四個黨支部,共有黨員71人。西林子村主要產業為海洋捕撈、海產品加工、製冰、冷藏、漁網加工、紫菜加工、蝦、蟹、貝高標準精養和水貂藍狐養殖等八大系列二十多個品種,共有企業20多家,其中工業企業14家。到XX年,全村擁有淺海灘涂養殖面積2200畝,150-420馬力遠洋捕撈漁船70艘,年產成品乾紫菜一億張的紫菜加工區一個,10萬頭水貂養殖區一個,XX年新增420馬力鋼殼漁輪10艘,投資1600萬元,產值效益分別上升40%和20%。僅XX年村集體經濟收入2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0200萬元,上交國家稅收超百萬,成為遠近聞名的小康村。工農業總產值、人均收入、稅收等人均占有量穩居全鎮各村之首。
村黨支部連續18年被縣鎮評為“先進黨支部”、連續XX年被縣委、縣政府授予“文明村”,連續8次被市委、市政府命名為“文明村”,並被市委評為“五十優五十好村支部”和“先進基層黨組織”榮譽稱號。先後被評為省文明村、市綜合實力“五十強村”、市康居示範村、縣“三十佳(社區)文明村”等。
(二)西林子村新農村建設主要做法:
1、做強經濟文章,發揮黨組織模範作用
西林子村黨總支一班人,在村黨總支書記李志珍的帶領下,認真執行新農村建設的總體部署,以“做強經濟文章,提升創建水平,鞏固組織陣地”為目標,把發展經濟作為第一要務,強力推進組織建設和新農村建設,以黨支部包船隊、包企業、黨員包船頭、包班組的形式,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近年來,五星級黨員和創業明星占黨員總數的85%,各項工作取得了新的突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特別是海洋捕撈有了質的跨越,新增420馬力的漁輪10艘,投資1500萬元,僅海產經濟年可創產值5000萬元,成為全村的支柱產業。
2、做大傳統產業,做強工業經濟,推動新農村建設
村兩委班子充分認識到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有堅強經濟作後盾,只有發展經濟,提高村集體和村民收入,才能真正建設好新農村。西林子村靠的是傳統的漁業生產、灘涂養殖和工業的發展,來增加農民收入,推動新農村建設。我村充分利用和發揮資源地域優勢,以發展海洋經濟為重點,大力發展漁業生產,到目前為止,全村遠洋捕撈漁船已達80餘艘,年創產值5000多萬元。同時村里還注重抓好灘涂養殖,自XX年國家農業綜合開發項目落戶該村以來,進步完善梭子蟹、牡蠣等多品種立體養殖項目,養殖效益連續多年成倍增長,該產業發展勢頭強勁,現已成為全村的支柱產業。近年來,西林子村不斷尋找新經濟發展突破口,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在抓好傳統漁業的同時,通過招商引資,大力發展工業經濟,幾年來共引進各類企業20多家,主要有新型建材、海產品加工、製冰、漁網加工、育苗等行業。該村的工業小區已初具規模,進區項目也有10餘家,工業經濟持續增長,工業納稅連續多年超百萬元。
3、建好班子,帶好隊伍和民眾一起建設好新農村
村黨支部是推進全村各項工作的核心,也是全村工作組織者和實施者,要堅持做到以身作則,身先士卒,帶頭領好路、走好路,幫助民眾一起致富,特別是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要積極參加,帶頭奉獻,做好民眾的思想工作,宣傳好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讓民眾真正了解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心任務和根本宗旨,使老百姓真正地能夠解放思想,積極投入到建設新農村的大潮中去,並發揮各自的作用。柘汪鎮人大副主席、西林子村黨總支書記李志珍充分發揮致富路上領頭雁作用,村兩委人人有致富項目,並發揮海洋、老年、工業、養殖四個黨支部作用,在全村形成乾群一家人、科學上項目,奮力奔小康、建好新農村的濃厚氛圍,為新農村建設提供有效組織和人力保證。
4、樹文明新風,營造良好氛圍,構築和諧新農村
在發展農村經濟的同時,西林子村更加注重以人為本和人的和諧發展,以文化為紐帶,推動農村社會的全面進步。全村上下以“做文明公民、創文明家庭、建文明村莊”為主題,廣泛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發揚優良鄉風民俗,強調鄰里和睦、妯娌和睦、孝敬父母、不打架不罵人,以好的鄉風民俗來約束不好的做法,讓社會公德來制約個人的私心,至XX年全村“十星級文明戶”達到90%以上。積極加大文化娛樂設施投入,投資40多萬元,先後建立和完善了村黨員活動室、科技書屋、老年活動中心、文體活動室、藍球場、黨員之家等,並配備了電視、電腦、vcd等電教和遠程教育設備,文體活動室內購置了桌球台、綜合健身器等文體活動器材,圖書室現存書5120冊,還堅持每年訂閱十多種的報刊雜誌。我們充分利用村廣播電教室,聘請南京農業大學、中科院、淮海工學院有關專家、教授及專業技術人員來我們西林子村開展各類講座和技術培訓,通地培訓教育,使大多數村民都能學會和掌握2-3門致富技術,增加了種植、海產品養殖、海洋捕撈等方面的技能。
5、規劃為先,擴大基礎設施投入,加快農村建設步伐
為加強村莊規劃和人居環境治理,西林子村於1998年聘請連雲港市規劃設計院對村莊進行整體規劃,綜合規劃村落、住宅及企業的布設,高標準、高起點地繪製藍圖,做到規劃一步到位,建設分步實施。
投資100萬元完成了村內小巷的硬化工程,XX年底農戶樓房入住率,程控電話安裝率、有線電視入戶率、道路硬化、綠化率均達到96%以上,同時通過招商引資,XX年引進了寧波客商投資350萬元建成了三竹海苔有限公司,從而提升了紫菜加工龍頭村的整體水平,投資15萬元在全市率先建成網路視頻監控室。村內主要路口安裝了16路電子監控設備,創造了安全穩定的投資環境和居住環境,從而提升了平安創建的新水平,投資200萬元完成了100戶老年新村工程,投資300萬元建成年產十萬頭水貂、藍孤養殖小區,從而促進了三個文明的協調發展,如今的西林子村別墅幢幢,整潔衛生,一片靚麗的新農村景象。
6、打造人與環境和諧的村容村貌
投資192多萬元,投工10多萬個用於村莊建設的綜合整治,共修建、改造和疏通主、次街道27000平方米,安裝路燈220盞,栽植綠化樹木4XX多棵,鋪設下水道5800多米。投資113多萬元對村莊主街道進行硬化、綠化、亮化。綠化面積50多萬平方米,村莊綠化率達42%以上;投入4萬元,清理亂搭亂建違章建築、亂堆亂放不規範行為、亂貼亂畫不文明現象,建立村容村貌長效管理機制。投資18400元,在居住區內建設了24個垃圾池、購置垃圾運輸車1輛和垃圾桶40個,成立衛生清潔隊,制定和完善衛生管理制度,落實崗位責任制,做“日清日潔”,對垃圾統一收集、統一轉運,收集率、清運率達100%。投資15萬元對全村實行戶廁改造,355戶戶廁改為衛生廁所或生態廁所。XX年在原有基礎改造上投入19.9萬元鋪設自來水管道與鎮自來水場接通,全村居民已全部安裝自來水,目前,全地自來水入戶率達100%;投資6萬2千元新建和改建村莊排水溝2500多米,使全村的生活污水由村莊地下排水溝排放;XX年到XX年投入67萬元對全村池塘、渠道進行清淤、疏浚、護岸和綠化等,保障了河道、渠道水源清潔流動暢通,並建立長效管理機制。採取多種措施,大力推廣太陽能、電能、液化氣等清潔能源的利用工作,使用清潔能源用戶為349戶,清潔能源使用普及率為95.4%。
三、新農村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包括西林子村在內,柘汪鎮新農村建設存在幾個問題。
問題一:產業化結構單一,長遠效益不明顯。
一是產業發展不平衡。從調查的情況來看,柘汪鎮西部幾個村還缺少有力支柱產業,有的村產業結構也很單一。就全鎮而言,產業布局也不盡合理,長效支柱產業尚未形成,產業發展不平衡。二是產業鏈條不完整。新農村建設中產業化經營格局尚未真正形成,缺乏穩定的精深加工企業,生產資料供應、儲藏、保鮮、運輸、包裝、精深加工、批發零售以及物流等諸環節鏈條不夠完整,造成初級產品所占的市場份額比例越來越重。如柘汪鎮的紫菜加工項目,企業主要集中於東中部地區的沿海村,且多以紫菜初級加工為主,由於諸多原因銷售不暢,也不能準確把握市場信息,效益不容樂觀。三是產業品牌不夠響。傳統產品多,優質產品少,品牌不多、不響,走出省市的品牌更少,直接影響農民增收,嚴重製約了產業經濟的發展。四是農民的組織化程度不高。本人所調查的柘汪鎮西部幾個村,雖然組建了一些協會,但是組織化程度普遍不高、內部管理不規範,協會與會員之間聯結鬆散,協會和農民之間還未真正形成緊密的利益聯結機制,農民很少在協會的二次分配中獲益增收。同時,各種專業經濟合作組織功能尚不健全,對產業的拉動力弱,帶動致富能力不強。
問題二: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普遍存在著以黨政部門或村兩委為主要實施主體,而民眾參與新農村建設主動性不強的現象。
這種現象大大影響了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也不利於乾群建設積極性的發揮,甚至出現了很多領導唱戲民眾看戲的局面,這也促使有些領導無法將新農村建設工作進行到徹底。
問題三: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常會出現以犧牲環境做代價的做法。
特別是在新建和改建過程中這種現象更容易出現,另外農村居民住宅區也極易出現髒亂差問題,給人居環境造成不和諧。
問題四:創新性的工作作風有待加強。
部分領導由於工作安排部署的多,檢查落實的少,因而工作作風還不夠紮實,面上工作多,深入基層的時間少,平時只顧忙著盡力去做好本職工作,不太注意周圍發生的事情,對與自己無關的或關係不大的事還不夠熱心、不夠主動,也沒能更熱情更主動地關心民眾,談心不夠,交流較少,創造性地開展工作的思路不寬,發揮主觀能動性不夠,工作只停留在一般化的水平上,改革力度還需進一步加大。尚有部分幹部對待工作有時只滿足於認真完成單位領導交給的任務,開拓意識還不夠,常常求穩怕亂。由於自己思想不夠解放,就談不上敢想、敢試、缺乏知難而上、困難而進的工作態度和勇氣。
四、建議及對策
1、大力推進產業化經營,培育壯大龍頭企業。
柘汪鎮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要充分發揮他們的優勢,延長農業產業化鏈條,增加農業效益。目前,沿海紫菜加工項目雖然存在著很大的現實困難,但也面臨著難得的發展機遇,要切實做好服務,幫助他們擴大生產,提倡產品深加工;要切實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充分挖掘內部潛力,實現超常規發展。要支持他們引進、示範和推廣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建設科技研發、質量標準和信息網路體系。繼續推廣和完善“公司+基地+農戶”的農業產業化經營模式,健全企業和農民的利益聯結機制。同時,要加大對企業原材料基地建設的扶持力度,實現工業反哺農業,對有市場前景和科技含量的產業,可由政府出面給與協調部分資金貸款以扶持發展。要繼續推進東中部地區經濟發展的步伐,鼓勵和支持西北部村落的農業開發和生物資源開發創新力度,創立品牌,占足市場份額。同時,要大力開發高、新、特、優農產品和安全、保健、綠色食品,充分挖掘新興特色產業等。
2、大力發展農村二三產業,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要緊緊圍繞轉移農村富餘勞動力、增加農民收入和壯大區域經濟三大目標,突出農產品加工業、勞動密集型產業、規模企業的配套產業和農村服務業四個重點,著力推進體制、機制和科技創新,全面提高企業整體素質和質量效益水平。要大力發展小城鎮經濟,形成帶動農民增收致富的新的支撐點。堅持把發展農村小型加工業與發展小城鎮有機結合起來,以產業為支撐,以特色興產業、贏市場、增活力,把小城鎮建設成農產品加工和銷售、農業產業化的信息和技術服務的中心。特別是可耕種面積比較少的村域,要著力發展二、三產業,特別是要發展工業,走工業強村工業致富道路,拓展農民增收渠道,培育新的經濟成長點,拉動農民增收。
3、落實優惠政策,引導農民自主創新。
要積極出台旨在提高農民自主創新能力的檔案政策,建立和完善鼓勵農民自己創業的激勵機制,引導農民走好三條路子:一是引導農民走好傳統農業向優勢產業轉移的路子。二是引導農民走好第一產業向二三產業轉移的路子。三是引導農民走好優秀人才返鄉回流的路子。動員和吸引有能力、有技術、有實力的在外打工人才回鄉創業。同時,完善鼓勵大學生回鄉參與新農村建設的長效機制,使農村經濟發展與人才和技術牢牢捆在一起,形成人才輸出與回流的共振效應,從而推動農民不斷自主創新,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
4、抓工作體制機制創新,在提高執行力上下功夫。
充分調動積極性和主動性。體制機制不靈活,獎懲不能兌現,就不能調動幹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成立領導小組,完善新農村建設工作機制。明確部門責任,強化新農村建設監督考核。要把新農村建設工作納入年度重點工作目標管理,實行動態管理。要明確各部門的主要負責人為相應建設內容的第一責任人,各部門也要把具體建設任務相應地列入本部門的年度工作計畫,將任務分解到人。同時,要制定操作性強的獎懲機制,明確專人負責新農村建設的監督和考核,並把考核結果作為考察幹部的重要指標之一。
5、政府搭台,讓民眾唱戲,充分發揮農民民眾的主體作用。
農民民眾參與,增強了民主意識,保障了新農村建設工作順利進行。在新農村建設中,農民在村黨支部領導下,自發成立各種新農村建設組織,在新農村建設管理中實行自我管理,同時政府在為農民規劃建設新居時,聽一聽民眾意見和建議,尊重農民的意願去為農民構築美好新農村藍圖。在統一規劃下,如何建設,建設什麼由農民發言,提高參與度,爭取廣大農民民眾理解、支持。新農村建設中的立足點和著力點在於為農民提供健康、舒適的人居環境。鄉村都抓住新農村建設契機,加快農民住宅建設步伐,為農民提供良好的人居環境。可以這樣說規劃是建設的龍頭。這就要求有關部門要首先深入調研,在民眾參與及尊重民意的前提下做好規劃。各村應從農村地域出發,符合經濟條件和農民意願前提下有集中連片建築群,還要有風格各異的新房,不要照學照搬沒有自己的特色。依據“合理布局、節約用地、保護耕地”的原則,編制新農村中心村規劃。倡導聯建,政府加強技術指導。政府加強規劃設計、技術指導,根據農民財力,量力而行,設計出一些實用美觀的房屋圖紙供農民建房參考。
6、狠抓農村住宅衛生創建工作。
城管部門及村委會要從民眾反映最強烈的農村住宅區髒、亂、差整治抓起,從民眾最不滿意的地方做起,狠抓農村住宅衛生創建工作。首先是要有一個好隊伍。抽調公安、工商、街道、等部門人員參加組建一支經常性創建組織,下設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其次是要有一套好工作思路,變突擊整治小城鎮髒亂差為常抓不懈;其三是要一套好方法。就是抓好進農民的衛生習慣意識。著力打造新時期農民整體形象,同時設立垃圾箱,聘請清掃人員保潔,並實行各戶居民門前“三包”,提高農民環境意識。
7、要創新工作理念,選準切入點,圍繞提高農民的思想政治和科學文化素質開展工作,增強新農村建設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
面對新形勢、新情況,思想政治工作顯得越來越重要,要緊密聯繫農村和農民思想和生活實際,從農民最關心的社會熱點問題入手,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實效性和針對性。在這方面,要努力做到“四個結合”:一是與農民生產、生活和思想的實際需要相結合;二是與辦好事、辦裙帶、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三是與組織開展以整治村容村貌為主要內容的精神文明創建活動相結合;四是與科學治鄉、依法治村相結合,使思想政治工作真正貼近基層、貼近農民。把人的素質的全面提高放在第一位,把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化解農村各種矛盾,與培育社會主義“四有”新人的重點放在全面提高農民民眾的民主法制、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上來,使他們成為適應新農村建設需要的新型農民。
趕乘科學東風浪,誓把農村做大強。適逢贛榆縣第三批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全面推動,柘汪鎮新農村建設,尤其是西林子村,將以科學為指導,以發展為目標,以具體實踐為抓手,科學合理、以人為本推進各項事業,真正把新農村建設當成一件實實在在的惠民工程。這次調研活動,讓我感觸頗多。通過深入調研,我不僅更多地了解到當前新農村建設面臨的困難,而且更多地看到了廣大幹群在新農村建設過程中潛在的動力和積極參與新農村建設的巨大熱情。新農村建設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要充分考慮各地發展的實際情況,按照整村推進的模式,實行分類指導,有針對性有計畫地分步驟實施。
根據全國婦聯《關於開展女大學生“村官”調研的通知》要求,海南省婦聯組織各市縣婦聯,通過發放調查問卷、召開座談會、實地走訪等方式對全省在崗女大學生“村官”情況進行了專題調研。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女大學生“村官”基本情況
xx省目前共有女大學生“村官”xx名,占大學生“村官”總數的xx%。其中本省戶籍229名,外省戶籍4人;21-25歲的xx人,26-30歲的xx人,30歲以上的xx人;本科學歷的有xx人,大專學歷的xx人;中共黨員(含預備黨員)xx人,共青團員xx人,其他xx人;已婚xx人,未婚xx名;在村黨組織任職的xx人,在村委會任職的xx人(其中2名女“村官”在村“兩委”都有任職)。
二、女大學生“村官”工作、生活現狀
(一)海南省針對大學生“村官”特別是女大學生“村官”出台的有關政策
省委組織部出台《海南省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管理辦法(暫行)》,明確規定:1.大學生“村官”為“村級組織特設崗位”人員,系非公務員身份,在村任職聘期為3年。任職期滿經組織考核合格後,按幹部管理許可權,報省委組織部審批,錄用為本縣(市、區)鄉鎮公務員;2.比照各縣(市、區)鄉鎮從大學生中新錄用公務員試用期滿後工資收入水平確定聘用期間的工作、生活補貼標準,按月發放。享受中央財政每人20xx元的一次性安置費;3.在村任職期間,按照當地對事業單位的規定,參加相應社會保障;4.符合國家助學貸款償還政策規定、聘期考核合格的,其在校期間的國家助學貸款本息由國家代為償還。
同時,省委組織部下發 《關於為大學生“村官”辦理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的通知》,要求各市縣在為大學生“村官”統一辦理養老、生育、醫療、工傷、失業等五項保險的基礎上,再辦理綜合保險(包括疾病身故、意外身故、意外殘疾、重大疾病四項保險),切實解決大學生“村官”的後顧之憂。
各市縣嚴格執行省委組織部有關規定,認真落實大學生“村官”的各項待遇和保障,加強對大學生“村官”尤其是女大學生“村官”的管理。如海口市參照公務員標準,及時把大學生“村官”工作、生活補貼和安置費撥到各鎮帳戶,實行專人專戶管理,專款專用;下發了《關於為大學生“村官”辦理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傷害保險的通知》和《關於印發海口市選調(聘)生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為大學生“村官”辦理了工傷、基本醫療、生育和國家公務員醫療4項社會保險,辦理了重大疾病和人身意外傷害綜合保險,並繳納了住房公積金。澄邁縣20xx年5月份出台了《澄邁縣選調(選聘)生培養、管理、使用暫行辦法》,對大學生“村官”的培養、管理、待遇、提拔等方面都做了明確的規定。文昌市先後下發了《關於加強大學生“村官”管理工作的通知》和《關於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村官”管理工作的通知》兩個檔案,從加強崗位管理和教育培訓、健全機制營造優良環境、落實政策保障待遇、強化管理督促檢查等方面對大學生“村官”的管理工作進行了全面的安排部署。特別是檔案中要求對女大學生“村官”的人身安全問題,要高度重視,給予更多的關心和照顧。
(二)婦聯組織推動女大學生“村官”成長的措施、取得的成效
1.加強教育培訓,提高了女大學生“村官”業務知識水平。各級婦聯組織把女大學生“村官”的培訓教育納入婦女人才培訓的總體計畫,採取學習、交流、考察等多種形式,對女大學生“村官”進行實用技術、法律知識等多方面的培訓,不斷提高其綜合素質。特別是注重農村工作業務培訓,突出內容的針對性、實用性,如新農村建設形勢任務、農村婦女工作熱點難點、農村留守兒童問題等,促進她們儘快熟悉農村、熟悉工作。如省婦聯出資組織女“村官”包括女大學生“村官”60人赴全國婦聯培訓中心天津基地進行上崗業務培訓;聯合省委組織部、省民政廳、省委黨校舉辦女“村官”包括女大學生“村官”120人參加的業務培訓班;分3個片區舉辦共有600多個女“村官”兼婦代會主任參加的業務培訓班。臨高縣婦聯大力實施“農村人才素質工程”,對表現突出的女大學生“村官”,每年派出外地學習。還專門制定了女大學生“村官”培訓管理制度,規定每年必須對全縣女大學生“村官”進行集中培訓不少於3次。三亞市婦聯通過發放學習資料、組織學習、召開“村官”座談會和工作匯報會等方式,幫助女大學生“村官”了解掌握黨的農村政策、村務管理、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婦聯業務等知識,為她們開展農村工作打下良好基礎。20xx年以來,三亞市鳳凰鎮婦聯共組織召開女大學生“村官”座談會6次、工作匯報會8次。同時邀請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的鎮、村幹部,為女“村官”們作專題輔導
,使她們很快熟悉村情民意,較好掌握了所在村的情況和村務管理的業務知識、辦事程式,提高了解決問題的能力。
2.適度壓擔子,提高了女大學生“村官”業務綜合處理能力。將女大學生“村官”積極推選到基層婦女幹部隊伍中來,組織她們積極參加鎮婦聯或村婦代會的各項活動,如文明知識宣傳教育、創業就業等多方面的活動,利用她們眼界寬、信息靈等特長,為農村婦女提供各種信息服務,有效推動農村婦女工作發展。如三亞市育才鎮馬腳村的女大學生“村官”黃林君利用網路蒐集信息,幫助該村婦女科學養殖本地雞和山雞,增加了她們的養殖經驗和收入,為該村的“騰飛事業”做出了積極的貢獻;育才鎮龍密村女大學生“村官”黎禮秀為幫助當地婦女搞好玫瑰種植,從鎮農業辦請來農業技術人員,舉辦了多期種植技術專題講座,提高了該村婦女的科學種植水平。同時,各級婦聯組織對女大學生“村官”進行重點培養,實施一職多崗鍛鍊,引導她們成為多面手。如瓊海市嘉積鎮溫泉村女大學生“村官”周筱,一上任便參與了土地測量、計畫生育、生態文明村建設、發展黨員、青少年入團等多項工作,還利用自己編輯出版專業及結識不少媒體工作者的資源優勢,邀請南海網記者多次對溫泉村進行宣傳,增加了知名度,帶動了溫泉村經濟發展。海口市龍華區占符村女大學生“村官”周海燕一身兼任村支書助理、村主任助理、團書記3職,她積極調查占符村青年現狀,對他們加強學習培訓,還策劃創建養豬基地和發展農家樂等,得到村民們好評。
3.實施傳幫帶,增強了女大學生“村官”紮根基層的信心。充分發揮婦女幹部在女大學生“村官”培養、管理和服務中的作用,著力構建市(縣)、鎮、村三級聯動的培養網路,建立起市(縣)婦在線上關幹部、鎮婦聯幹部、村婦代會主任“3+1”的傳幫帶機制,幫學習、傳技術、教方法、帶工作,幫助解疑釋惑、理清發展思路、提高農村工作能力,增強工作信心。如文昌市婦聯開展“巾幗牽手·姐妹同行”活動,各鎮婦聯主席、資深女村官“一對一”分別對該市女大學生“村官”進行結對傳幫帶。負責傳幫帶的女幹部定期跟蹤了解女大學生村官的心理、思想動態以及工作、學習、生活情況等,開展政策指導、信息引導,傳授農村工作方法。三亞市婦聯指定鎮婦聯主席作為聯繫人,及時為“村官”排憂、解難、釋疑。天涯鎮婦聯派專人到村里幫助解決好女大學生“村官”的食宿及辦公場所問題,鎮婦聯主席與女大學生“村官”進行任前談話,介紹基本情況,鼓勵她們紮根農村、服務基層。白沙縣婦聯為女大學生“村官”搭建創業平台,給予技術及資金上的支持,幫助該縣元門鄉南訓村女大學生“村官”范少婷在村里養鵝,並獲得良好經濟效益。范少婷20xx年獲得“技能型鄉鎮政府建設先進個人”稱號,在她帶動下,村里很多婦女都加入到養鵝隊伍中,家庭收入明顯增加。
4.注重製度考核,激發了女大學生“村官”爭取進步的決心。每年年初或年底,各級婦聯組織都會協同組織部門對到村任職工作滿一年的女大學生“村官”進行全面考核,考核以大學生“村官”的崗位職責和所承擔的工作任務為基本依據,全面考核德、能、勤、績、廉、學等六個方面,由選聘到村的大學生“村官”本人撰寫個人工作總結,並按考核程式一一進行客觀公正地考核。對考核優秀者,納入女性人才庫,適時增補為鎮婦聯執委,或是積極發展加入黨組織。如三亞市婦聯把優秀女大學生“村官”作為“推優入黨”的對象,近年來,共配合黨組織吸收了14名女大學生“村官”成為中共黨員。同時,各級婦聯組織還協助做好任職滿3年的女大學生“村官”期滿考核和從中擇優錄用鄉鎮公務員等工作。海口市在20xx年換屆選舉中,有1名女大學生“村官”被選進了鎮黨政領導班子。
(三)女大學生“村官”任職期滿後的出路情況
女大學生“村官”在村任職期滿經組織考核合格後,按幹部管理許可權,報省委組織部審批,錄用為本縣(市、區)鄉鎮公務員。
三、女大學生“村官”工作和生活中存在的問題
(一)所學專業與農村工作不對口
從調查情況來看,女大學生“村官”所學專業屬社科類的90人,理工類89人,農林牧漁類 17人,其它類37人。總體上看,涉農專業偏少,女“村官”們在校所學的專業與目前工作的需求不對口,學校學習的專業知識在工作中作用不大。
(二)缺乏農村工作經驗
大部分女大學生“村官”是從校園直接到農村基層任職,有的甚至從未在農村生活過,對村裡的工作環境、生活習慣、民風民情等了解較少,對農村基層工作的瑣碎性、複雜性估計不足,在處理農村基層事務時,管理能力、溝通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不強。
(三)發揮作用不突出
女大學生“村官”大都是助理的身份,沒有明確分管工作,很難找到工作的切入點和突破口,開展工作不容易。個別村組織對女大學生“村官”重視不夠,女大學生“村官”的想法建議不被重視和採納。個別村黨支部書記擔心女大學生年紀輕、文化高,會給自己造成一定的工作壓力,內心有顧慮;有些村幹部認為女大學生“村官”是來過渡的,沒有將其真正作為村幹部的一員來對待。對女大學生“村官”缺乏明確的培養目標,在使用方面“哪裡需要人手就到哪裡”,存在重使用、輕培養的現象,定崗、定責、定權不夠到位,有的被局限安排做文工作以及涉及電腦的一些簡單工作,有的成為“鄉鎮臨時工”,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她們的作用發揮和成長鍛鍊。
(四)工作主動性較弱
作為選聘的女大學生“村官”,3年聘任期滿後經考核合格就可以轉為正式公務員,有些女“村官”會有“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心理,循規蹈矩,只求做好鎮、村領導交辦的工作事項,缺乏主動性、創造性。
四、對策及建議
(一)建立選聘傾斜機制
在選聘環節實行部分政策優惠,向農業院校,特別是向涉農專業女大學生傾斜,報考時可單獨劃線並占一定比例,促使更多涉農專業女大學生到村任職。分配環節實行雙向選擇,錄取的女大學生“村官”填報任職村志願,任職村根據本村發展實際上報包含高校女畢業生專業、特長等情況的需求計畫,實現按需分配、各盡所能。
(二)加大培訓,幫助女大學生“村官”儘快進入工作角色
組織人事部門應將女大學生“村官”納入幹部教育培訓的整體規劃,鼓勵、支持她們在職進行各類培訓和學歷深造。婦聯組織可以協調相關部門組織女大學生“村官”參加相關富民政策、農業種養實用技術、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等針對性強的業務培訓,引導女大學生“村官”緊密結合所學專業知識,進一步探索解決農村工作問題的方式方法,促使她們儘快適應農村工作,不斷提高服務基層的能力
(三)典型引路,激勵女大學生“村官”在農村建功立業
注重在女大學生“村官”中培養素質優、進步快、幹勁大、奉獻多的先進典型,並通過媒體大力宣傳她們的先進事跡,激勵女大學生“村官”向先進看齊,引導更多的女大學生“村官”發揮服務基層的積極作用。同時,要通過組織召開女大學生“村官”交流座談會、發揮女大學生“村官”聯誼會的作用、與女大學生開展結對幫扶活動等,進一步強化典型示範帶動作用,營造幹事創業、爭先創優的濃厚氛圍。
(四)多管齊下,助推女大學生“村官”成長成才
1.落實政策,適當提高女大學生“村官”的收入,激發女大學生“村官”紮根農村的積極性。2.加大選拔使用力度,進一步探索完善女大學生“村官”培養鏈,為優秀女大學生“村官”提供向上晉升的渠道。3.加大對女大學生“村官”參政議政的推動力度,進一步提高女大學生“村官”在村“兩委”的參選率和當選率,並通過女大學生“村官”帶動基層女性更好地參政議政。4.鄉鎮要在中心工作、重要項目和重點工程中,有目的、有方向地設定崗位,組織女大學生“村官”參與,提高她們處理問題的綜合能力。村級組織要給予女大學生“村官”施展才華的空間,定崗位、交任務、壓擔子,分配實質性的工作任務,促使其全面參與村務工作,逐步能獨當一面。 5.各級婦聯組織要積極引導女大學生“村官”創業,從資金、項目、場地、信息、技術等方面加大幫扶力度,鼓勵、引導有條件的女大學生“村官”牽頭創辦“婦”號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帶領基層民眾共同致富。
黨的xx屆三中全會指出:“要引導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實施‘一村一名大學生’計畫”,這是黨中央著眼於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而作出的一項戰略決策。近期,江蘇儀征市婦聯對全市的女大學生村官創業情況進行了調研。
一、全市女大學生村官創業基本情況
目前 ,儀征市女大學生村官81人,其中有7名已經創業成功(馬集鎮張宏梅種植的黃秋葵,銅山辦事處石潔、許禎禎等人合夥經營種植的紫薯,大儀鎮李天梅的有機插秧合作社和朱慶梅的桔桿加工利用,新集鎮祝紫君的留守兒童校外輔導站,陳集鎮黃薔薇的揚州市薔薇生態農業發展有限公司),2名正在積極籌備創業(新集鎮祝紫君文化產業連鎖店,銅山辦事處許禎禎的高效農業),6名想創業無項目(新集鎮的劉梅、吳娟,新城鎮的張蕾,十二圩辦事處的王娟,青山鎮的宋佳,劉集鎮的張星)
二、全市女大學生村官創業人數少的原因分析
通過調研,我們也明顯地看到,全市女大學生村官創業人數少,究其原因主要存在3個三分之一:
1、三分之一女村官想創業有諸多原因制約。一是創業資金不足。由於投入的創業資金最低需5萬,在銀行貸款需要有擔保和反擔保手續,而女大學生(村官)工資待遇每月在1500元左右,無法提供擔保和反擔保手續;二是創業用地問題。存在用地政策制約和土地培青費補償。三是無經濟實力承擔。由於女大學生村官工資待遇低,每月1500元左右,擔心自己萬一創業不成功,自身無經濟實力承擔,直接影響了創業的積極性。
2、三分之一女村官想創業無創業項目。部分女大學生村官想創業,但由於剛剛離開學校,社會工作經驗不足,加之她們在大學時所學專業與農村工作關聯度不大,不知道如何去創業?創什麼業?有一種“有勁使不上”的感覺。
3、三分之一女村官無創業意識。一是部分女大學生村官盡心盡責做好本職工作,力求在本職崗位上有發展,對創業不感興趣;二是少部分到村任職的女大學生村官把到農村工作當作就業的跳板,當作是在當前就業壓力下作出的無奈選擇,是在“騎驢找馬”。
三、對策及建議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為激發女大學生村官積極投身到創業的大潮中去,提高她們創業和帶頭致富的能力。
1、加強培訓,提高能力創業。在培訓中,始終堅持“實用、實際、實效”的原則,開展免費創業培訓,讓她們掌握一技之長,提升創業本領,邀請有創業經驗的女企業家、女能手、女經紀人開展流動創業培訓,零距離進行創業指導,一對一結對幫扶。對有創業意向,正在選擇項目或籌集資金的女大學生村官開展定向創業培訓,幫助她們選擇創業領域,理清創辦程式,做到形式靈活,接軌市場。
2、真情關愛,無牽掛創業。積極幫助女大學生村官解決生活、工作中的實際困難。安排好女大學生村官們的食宿及日常生活,為她們順利開展創業提供條件,提供方便,真正做到“政治上引導、工作上支持、創業上扶持、感情上聯絡、生活上關愛”,堅定她們創業的信心和決心。
3、積極鼓勵,多扶持創業。在我市已形成的促進大學生村官創業的利好政策環境下,應進一步促使各項優惠政策落實到位,營造良好的女大學生村官創業資金扶持體系,完善女大學生村官貸款的各項政策和業務流程,開通女大學生村官創業“無障礙”綠色通道,真正使想創業的創成業、已創業的創新業、創大業。
4、培樹典型,廣宣傳創業。加大對創業成功的優秀女大學生村官典型的宣傳力度,積極培育、善於發現優秀女大學生村官幹事創業的典型,並通過巡迴演講、經驗交流、評選表彰等方式,將女大學生村官的成功效應在更大範圍內宣傳推廣,真正起到引領示範作用。
一、問題的提出
“長效機制”是在XX年4月中共中央組織部等12個部委聯合下發的《關於建立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長效機制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中正式提出的,它不僅給大學生村官本人的工作、生活提供了有力保障,而且對大學生村官工作從源頭選拔到最後的有序流動給予了巨觀指導,標誌著大學生村官計畫由規模數量建設邁入內涵質量提升新階段。如何在正確理解“長效機制”核心理念的基礎上,形成大學生村官工作的具體實踐指南,這成為學術界當前面臨的緊迫問題。社會科學知識可以藉助易於操作實施的發展計畫,改善發展政策的制定及其操作流程,從而大大提高誘導型發展的效果。
江蘇是全國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開展較早的省份,從1995年起就開始相關工作的探索實踐。XX年,江蘇省委省政府決定實施“雙千”工程,即選派101 1名大學畢業生到蘇北101 1個經濟薄弱村任職,在全省正式啟動選聘高校畢業生到村任職工作。截至XX年底,江蘇有組織選派四批大學生村官總計1 1660人。蘇北地區作為江蘇省大學生村官計畫的首批重點任職地,大學生村官工作起步早,並取得良好的成效,擁有值得學習推廣的寶貴工作經驗,代表著江蘇大學生村官工作先進水平。鑒於此,本文的分析選取蘇北五縣市(灌南縣、響水縣、漣水縣、沭陽縣和新沂市)作為典型個案,剖析目前大學生村官工作建設情況,希望對大學生村官工作長效機制的構建能有所幫助。
二、大學生村官工作長效機制的構建
大學生村官工作長效機制的構建是一系統工程、整體性工程,它貫穿於“下得去、待得住、幹得好、流得動”四個流程環節,即要有合適的方式選拔優秀的人才,才能“下得去”;要有配套的幫扶管理機制,才能“待得住”;要注重對大學生村官的幹事創業平台建設和考核激勵,才能“幹得好”;各部門積極配合,形成合理通暢的分流渠道,才能“流得動”。
1.“下得去”環節。“下得去”指的是要做好大學生村官選聘工作,完善選聘機制,嚴把大學生村官“人口”關,把立志於服務農村、建設農村的優秀人才輸送到基層一線。“下得去”環節是構建大學生村官工作長效機制的源頭和起始。從XX—XX年江蘇省大學生村官選聘工作來看,招聘環節不斷得到調整和最佳化。在招聘時間上,大學生村官選聘報名工作從3月底開始宣傳發動,4月中旬完成筆試事項,5月中旬公布筆試成績,6月初進行面試、體檢,6月中旬公示並決定錄用名單。招聘時間比往年有所提前,較為符合大學畢業生擇業時間進程安排,給他們報考大學生村官職位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準備空間。在報名方式上,採取網上報名的方式,上傳照片、資格審查和繳費確認等均在電腦上操作完成,減輕了大學畢業生往返的旅途奔波勞累,方便了他們的報名工作。在招聘環節上,XX年開始江蘇大學生村官選聘設定全省統一筆試環節,側重考察履行村官工作必備的能力和素質,具體考務工作由所在縣市組織實施。除招聘細節得到改進之外,所在高校和地方政府之間還注意合作。高校通過開闢網頁專欄、張貼校園海報、邀請本校畢業的大學生村官回母校宣講等多種形式,努力營造“下基層光榮”的良好氛圍。地方政府則採取主動出擊姿態,吸引人才加盟,如江蘇省宿遷市委書記、市長聯名撰寫《致XX年高校畢業生的一封信》,動員廣大高校畢業生到農村建設第一線激揚青春、鍛鍊成才。同時,宿遷市政府領導還帶隊走進重點高校,深人大學畢業生中間進行宣傳。通過上述舉措,XX—XX年蘇北五縣市大學生村官隊伍的整體素質有了明顯提高,中共黨員、優秀團幹部、學生幹部的人數達到選聘計畫的兩倍以上;所在高校分布範圍得以進一步擴大,名校比例日趨增大;新選聘的大學生村官全部具有大學本科及以上學歷。
目前,在“下得去”環節上,仍存在需要進一步最佳化的地方。首先,大學生村官組織選派和農村實際需要之間缺乏有效銜接。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需要什麼樣的優秀人才,大學畢業生本身具備什麼樣的專業技術能力,這兩者在組織選派和人才需求的具體計畫上體現不太明顯,彼此之間未能形成最佳化配置。其次,針對大學畢業生報考村官的動機與能力缺乏摸底調研。部分大學畢業生思想上存在誤區,把村官僅僅當作“跳板”,服務農村基層社會的意識不強;他們對農村並不了解,缺乏擔任大學生村官必備的交往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大學生村官招聘過程中,組織者並沒有及時掌握這些重要信息,筆試考試與面試環節也沒有充分關注大學畢業生涉農能力和心理動機。再其次,地方政府與高校之間的工作對接不夠流暢。以大學生村官政審為例,地方政府對政審非常重視,但是在考察時間、考察方式和考察材料準備等方面的要求差異明顯。有的縣市採取派人來校考察,有的則委託學校考察;考察時間前後存在不一致;對考察材料標準以及材料種類的要求不一,導致高校相關工作缺乏預見性和條理性,增加了高校配合大學生村官工作的難度。¨ 針對上述問題,從政府層面來講,應不斷改進現有選拔方式,密切與高校之間的溝通、合作,加強對大學生村官報名對象的把關和推薦,實行地方基層與大學畢業生的雙向選擇。高校方面,應更加注重大學生村官計畫的務賣勝引導宣傳;不斷深化課程教學改革,並積極利用社會實踐等機會,讓有志於從事農村基層工作的大學生見習,提前了解農村、適應農村;利用自身教學科研平台資源,與地方政府共建村官研究基地或者實踐基地,實現“產學研”的統一,為大學生村官工作的開展注入動力。
2.“待得住”環節。當“下得去”環節處理好之後,便進入下一個“待得住”環節。作為構建大學生村官工作長效機制的基礎環節,“待得住”需要大學生村官用行動守望理想,在農村廣闊天地中找到人生的新坐標。調研發現,絕大多數大學生村官下到農村基層,能踏踏實實地從村民做起,多向村民請教,多向鎮村幹部“取經”,努力適應基層工作,這是令人頗感欣慰的地方。
“作為剛到農村工作的大學生,我們有很多農業知識、農村工作方法都不了解,對農村環境也不熟悉。應該放下架子,虛心向廣大民眾、基層幹部學習,在對待這個問題上我們不應該怕丟面子。常言道‘達者為師’,只有虛心學習才能使自己儘快地認識農村狀況、掌握農村工作的基本方法,進而在工作中推陳出新、實現自己的目標理想”(個案zqf,男,中共黨員,新沂市時集鎮鳳雲村支部副書記,XX年新任大學生村官)。“學習黨在農村的各項路線、方針、政策,使我在辦事過程中有理有據;學習村幹部、老黨員多年的農村工作經驗,使我抓住了農村工作的竅門;學習村民身上樸實的智慧,讓我學會腳踏實地,並且構築了與民眾的深厚情誼??”(個案lcy,男,中共黨員,漣水縣保灘鎮張渡村黨支部書記,淮安優秀大學生村官)。“待得住”除需要大學生村官能動地適應農村基層外,還需要地方政府大學生村官給予關注和幫扶。為此,地方政府要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探索建立多樣化的扶機制,積極充當大學生村官的引路人。如沭陽縣組織部將大學生村官納入該縣幹部教育訓規劃,按照“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利用農村黨員幹部現代遠程教育網和沭陽幹部教育網等平台對大學生村官進行選單式、點單式培訓;邀請信訪、計畫生育和涉農等部門專家授課,重點加強農村政策法規、農業科技知識、創業技能和農村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識培訓,最佳化大學生村官知識結構,增強崗位適應能力。新沂市則嘗試建立“4+1”幫帶制度,實行縣四套班子領導幫扶大學生村官、鄉鎮領導班子與大學生村官結對、村黨支部書記幫帶大學生村官,優秀科技人才、農村實用人才和科技專家與大學生村官結成幫扶,明確幫帶責任人的主要職責,手把手傳授經驗,並做好大學生村官心理疏導工作。此外,地方政府還高度重視大學生村官的日常生活,儘可能地為他們創造較好的生活條件,以激發他們工作的熱情。目前,蘇北五縣市大學生村官食宿均安排在鄉鎮,絕大多數鄉鎮為他們購置了必要的生活用品和家用電器,並根據到村工作距離的遠近配備電瓶車等交通工具。
儘管如此,大學生村官在融人新角色的過程中還是存在一些困難。調查結果顯示,工作上面臨的最大困難,五成左右的大學生村官選擇“學不能致用,所學專業與工作掛不上鉤”;近四成的大學生村官選擇“村民認為大學生村官沒有基層工作經驗,不能給予信任”。同時由於語言、文化層次、代溝等因素,導致大學生村官與當地村民、基層幹部之間的溝通存在障礙。生活方面,存在生活單調、精神文化生活不夠豐富等問題。座談中,大學生村官多次談到“與日新月異的城市相比,農村物質條件較差,生活太枯燥、單調、平淡,娛樂設施極少”、“人生地不熟,交往圈子比較狹窄,個人交友及婚姻大事不好解決,有些時候真難耐得住自己的性子”。管理方面,主要是管理培訓缺乏連貫性。大學生村官上任伊始,受到地方政府和媒體的普遍關注,培訓機會較多,但隨著村官數量的逐年增加,地方可能對新村官的關注度較高,而忽視了對老村官的管理。實現“待得住”的基本目標,除大學生村官自身要擺正心態、主動克服困難外,地方政府可以多給予大學生村官涉農方面的培訓指導,進一步搞好結對幫扶工作,儘可能多地提供鍛鍊機會。工作生活中多進行換位思考,幫助大學生村官調整心態、擺脫“鍍金”思想,認真做好職業規劃。管理中可以利用群體的“共生效應”,促進大學生村官之間的互利共生,產生團隊效能力量。待遇上面,要不斷落實激勵保障措施,為大學生村官解決後顧之憂。
3.“幹得好”環節。“幹得好”環節是構建大學生村官工作長效機制的關鍵,大學生村官不僅要樂於奉獻——“下得去”、“待得住”,更要奮發作為——“幹得好”,努力成為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領軍人物。目前,大學生村官日常工作除協助村幹部處理村委會的常規事務外,還要帶領廣大村民致富。在蘇北五縣市,創業富民已成為大學生村官工作的重心。他們有的獨自創業,有的“抱團”(大學生村官聯合)創業,有的與當地大戶或者返鄉農民工合夥辦廠,取得了一定業績。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在電視節目中看到介紹建湖西塘河火雞養殖項目,當時心中萌發把這個項目帶到新盪村來的想法。XX年春節,我就到西塘河養殖基地考察,上班之後,又和另一名大學生村官lzj並邀請鎮裡領導再次考察,詳細了解火雞的養殖條件、技術要求和市場銷路等,決定創辦火雞養殖場。創業項目得到縣鄉領導的大力支持,由他們出面擔保幫我們向信用合作社貸款6萬元,解決了創業資金難題,鎮裡還將閒置的羊場無償供給我們使用。5月20日,第一批200隻苗雞從建湖運回來。小雞最怕冷,一冷它們就拚命往一起堆,玩“疊羅漢”,處在最底層的小雞往往會被壓死。我們就把鋪蓋搬到了雞舍,輪流在氨氣很濃的育雛室里值班。每2個小時檢查一次溫度,每4個小時餵一次飼料;同時,對雞的成長情況進行記錄。XX年引進的5000隻火雞已成功上市銷售,贏利十多萬元。如今我們合辦的火雞創業項目,不僅帶動我村240戶貧困戶養殖致富,還輻射到周邊鄉村的貧困戶發展火雞養殖。(個案xrb,男,鹽城市建湖縣人,響水縣南河鎮新盪村主任助理,XX年大學生村官)
為鼓勵更多的大學生村官投身創業,各地紛紛採取創業扶持政策,給予小額貸款、技術支持等;並將創業作為對其考評的重要依據,記人大學生村官的成長檔案。例如,漣水縣組織實施“大學生村官創業培植工程”,設立1000萬元大學生村官創業基金,為創業大學生村官每人提供10萬元以下免息貸款,並組織有創業意向的大學生村官赴蘇南等地考察學習。在每年年終的優秀大學生村官評選中,突出創業富民指標的“分量”。
目前,影響大學生村官“幹得好”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首先,部分大學生村官紮根意識不強,只把村官當成過渡或暫時就業的權宜之計,短期效應明顯。這不僅與大學生村官自身思想認識有關,而且與國家的大學生村官政策有關。國家政策重視三年期滿後的分流優惠(如考研加分),而針對準備繼續紮根農村基層的大學生村官的優惠政策較少,也未最終明確紮根農村基層的大學生村官的身份歸屬。其次,大學生村官在“鄉乾”和“村官”之間定位不清,職責模糊。大學生村官吃住均安排在鄉鎮,由於撤鄉並鎮後鄉鎮人手嚴重不足,不少大學生村官便被借調到鄉鎮臨時使用,他們成為“駐村幹部”,村裡有事才去看看,導致大學生村官缺乏對村情的了解,在融入村組集體的過程中受阻。最後,評價考核體系不夠完善。大學生村官考核體系偏重創業富民,對大學生村官在村務管理以及文化教育方面的便民、育民、樂民工作強調不多,而且村民的意見在大學生村官量化考核工作中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l3
要使大學生村官“幹得好”,尚需進一步做好以下工作:首先,解決紮根基層問題。大學生村官計畫作為國家人才戰略工程,國家投入巨大的財力物力支持,希望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在實際管理工作過程中,要將村官任期內的考核成績作為以後報考公務員、研究生等的評判標準或者同獎懲制度聯繫起來,比如根據考核優秀等第給予大學生村官年終獎金或者增加一級薪級工資。特別要對那些想要續聘、繼續留在農村工作的優秀大學生村官給予更多的政策優惠和精神褒獎,明確其身份屬性。其次,要明確考核主體,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地方政府是大學生村官工作考核的主體,考核上既要重視對大學生村官創業的考核,也要重視對其村務管理的考核;要建立完整的縱向考核體系,形成由縣到鄉鎮再到村民的全面綜合評議;在獎懲上既要重視精神鼓勵,也要重視物質獎勵,引導大學生村官努力乾出實實在在的業績。最後,加強針對創業的理性思考。辯證看待“人人都創業”的現象,重點鼓勵有條件、有能力的大學生村官上項目、搞創業,地方政府要做到對大學生村官關愛而不溺愛、扶持而不“拔苗助長”,對大學生村官進行分類培養。
4.“流得動”環節。“流得動”是構建大學生村官工作長效機制的末端環節,它是激發大學生村官隊伍整體活力的根本驅力。大學生村官的服務期為三年,三年任期期滿面臨著何去何從的問題。¨ 目前,《意見》已經明確大學生村官服務期滿後的五條出路,分別是“留村任職村官”、“考錄公務員”、“自主創業發展”、“另行擇業”和“繼續學習深造”,力圖打造一個多元化的出口通道。從灌南、響水蘇北五縣市的調研來看,目前主要存在幾個問題:其一,地方政府對三年服務期滿的大學生村官出口問題重視不夠,未能立足長遠加以全盤考慮,如制定大學生村官正常流動的總體計畫和具體措施,而僅是停留在大學生村官的使用、管理層面。其二,相對而言,五條出路中“考錄公務員”是眾多大學生村官的首選,但該出口招錄的人數十分有限,競爭異常激烈。其三,部分大學生村官對自己未來發展規劃不夠,有的甚至有迷茫感,存在“一年熟悉、二年適應、三年看情況”的現象,“邊走邊看”和嚴重依賴政策的心理加劇了有序流動的難度。“流得動”環節的關鍵在於建立有序流動機制,我們認為:第一,要拓寬渠道,繼續夯實多元化出口內涵質量。由於個人專業不同、能力不同、志願傾向不同,對流動去向的要求也不一樣。地方政府應因勢利導,按需流出,實現人盡其才,避免“考錄公務員”一條出路。沭陽縣組織部門就提出“六個一批”解決大學生村官出路難題,即村幹部崗位留任一批,創業有成轉型一批,公共服務機構充實一批,機關事業單位招聘一批,鄉級班子優選一批,考核不稱職淘汰一批。第二,要形成吐故納新的良性機制。“流得動”需要完善大學生村官考核機制,除日常工作表現外,考核內容應當增加“三農”發展實績的比重,體現其工作特點;“流得動”還需要建立大學生村官正常退出機制,實現大學生村官能進能出,使村官隊伍始終保持旺盛的生機活力,保證大學生村官工作的健康持續發展。第三,要整合多方資源,正確引導和合力扶持大學生村官流動。國家和地方可以通過互動,做到上有政策引導、下有舉措配合,地方可以通過考察培養,好中選優,留住枝頭“金鳳凰”。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村官服務期滿後會另行擇業,地方應加強與當地企業的聯動,鼓勵用人單位優先聘用。地方可以與高校聯手,打造人才培養新平台。高校可以通過“回爐充電”等方式提高大學生村官處理農村事務的綜合能力,而地方則要正確引導、支持大學生村官選擇深造的決定。鑒於《意見》已經明確規定,選調生主要從具有2年以上基層工作經歷的大學生村官及其他到基層工作的高校畢業生中招考,我們提出政府相關部門職位的公務員招考,應逐漸減少應屆畢業生的比例,而拿出一定比例的招錄計畫,專項招錄服務期滿的大學生村官或基層工作者。針對目前高校招考的在職或脫產的研究生多是面向全社會,我們建議有條件的高校開展與大學生村官工作緊密聯繫的專業碩士教育,如農業推廣專業碩士,以增強大學生村官深造的針對性和實戰性。
三、簡要小結
大學生村官計畫是一新生事物,是黨中央著眼長遠培養基層後備幹部的戰略舉措。推進這一重大計畫實現可持續發展,需要堅持巨觀層面的整體性設計原則。一是頂層設計,即需要站在戰略高度長遠角度來謀劃大學生村官計畫發展走向,國家應擔負無可替代的引擎角色。二是“打包”設計。大學生村官計畫的主體是大學生村官,故構建大學生村官工作長效機制的關鍵就在於給他們提供全方位的包裹式服務支持,通過這種“打包”或者整體設計來進行資源整合,協助他們自立自強、發揮潛能,在村官工作崗位上建功立業。三是整合設計。大學生村官計畫由中共中央組織部牽頭,聯合宣傳部、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財政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農業部、國家林業局、國務院扶貧辦、共青團中央等多個部門共同組織實施,這就需要機構部門之間進行協作、明確職責分工,建立齊抓共管制度,形成一股向上的整體合力,推動大學生村官工作的有效開展。除此之外,大學生村官工作長效機制的構建還需高度重視地方性實踐知識。這種地方性實踐知識被美國人類學家詹姆斯·斯科特稱之為“米提斯”,他認為,在科學知識的霸權範圍內,“米提斯”被貶低是由於它的發現是套用的、處於具體時間和背景之下的,不能被綜合進科學交流的一般慣例中,而只有把握“米提斯”潛在的成就和範圍才能真正欣賞它的價值。我們認為,當大學生村官工作長效機制核心理念提出與樹立後,接下來的主要任務便是精心設計、具體落實,形成精細化的技術和科學合理的程式,這需要地方基層反覆觀察、探索實踐和試驗,有必要從“下得去”、“待得住”、“幹得好”和“流得動”四個流程環節予以審視,形成概括性的經驗總結和結論呈現,豐富和充實長效機制核心理念。通過巨觀層面的整體性設計與地方性的社會實踐知識的結合,我們有理由相信,定能構建出符合中國農村實情和人才自身發展需要的大學生村官工作長效機制。
編輯推薦:
大學生村官的調研報告
大學生村官對新農村建設促進作用調研報告
大學生村官村情調研報告
2017大學生村官對新農村建設促進作用調研報告
大學生村官工作生活情況的調研報告
2016某市女大學生村官情況調研報告
關於加強大學生村官培養使用工作的調研報告
2024年大學生村官調研報告
2016關於全國大學生村官工作推進情況的調研報告
大學生村官創業項目可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