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山區加快縣域經濟發展的調查思考

貧困山區如何加快縣域經濟發展

¾¾對xx縣域經濟發展情況的調查與思考

中共xx縣委副書記 xxx

xx縣位於湘中偏北,地處雪峰山北麓,總面積4950平方公里,轄30個鄉鎮,1180個村(居委),總人口95萬,集山區、庫區、貧困區、自然災害多發區於一體,是國家21世紀扶貧開發重點縣。如何實現縣域經濟的持續、快速、健康發展,是歷屆縣委、政府十分重視和不斷探索的重要課題。

一、xx縣域經濟發展現狀

多年以來,我縣以結構調整為主線,堅持實施“農業產業化”、“科教興縣”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切實加大改革力度,不斷提高開放程度,狠抓支柱產業建設、民營企業發展、招商引資、勞務輸出等重點工作,使縣域經濟得到了長足發展。XX年全縣共完成國內生產總值23.91億元,同比增長8.6%;實現地方財政收入9325萬元,增長4.7%;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93元,增長2.7%;完成固定資產投資5.92億元,增長7.7%。二三產業比重明顯提高,經濟結構日趨合理,民營經濟發展較快,支柱產業逐步形成,經濟發展環境不斷最佳化,縣域經濟呈現良好的發展勢頭。

1、積極培育了支柱產業。我縣第九次黨代會確定將養殖、竹木、建材礦產、茶葉、綠色食品和藥材等六大產業培育成縣域支柱產業。為此,制訂了產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逐步建立健全了“以優質資源造優良產品,以優良產品興優秀企業,以優秀企業帶優勢產業,使優勢產業能優先發展”的工作機制,並按照統一項目布局、統一投資方向,分行業、分區域實施的原則,促進了支柱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

2、大力發展了民營經濟。縣委、縣政府堅持走經濟以民營為主、投資以民間為主、事業以民辦為主的縣域經濟民營化的道路,努力打破不合時宜的條框限制,放手發展民營經濟。引導資金、人才、技術等生產要素向民營企業集中,從政策、基礎設施、政務服務上打造好民營企業的發展平台,促進了民營經濟的發展。到XX年末,全縣共發展民營經濟經營實體近3萬家,其中民營企業3500家,擁有資產總額55億元,從業人員近9萬人。年銷售收入500萬元以上的民營工業企業有34家,民營工業年產值達11.21億元,實現利稅2929萬元,並湧現出富源牧業、建玲竹業等一批新興骨幹企業,民營經濟逐漸成為縣域經濟的主體。

3、不斷加強了勞務輸出。我縣有城鄉勞動力48.6萬人,剩餘勞動力達28萬人。為此,縣委、縣政府將發展勞務輸出作為經濟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制定了勞務輸出規劃,簡化了外出務工各種手續的辦理程式。在充分發揮鄉鎮勞動管理站有序轉移勞動力的同時,還在廣州市設立了xx縣人民政府駐廣州勞務管理站,以廣州為中心輻射整個南方勞務市場,對外出務工人員實行跟蹤服務,提供政策法律等方面的援助,及時幫助外出民工處理勞資、契約、事故等糾紛。充分利用職業教育資源,加強了農村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增強農民務工致富的能力。經過十餘年的發展,全縣勞務輸出人員常年穩定在15萬人左右,占全縣剩餘勞動力的65%左右,年勞務收入超過5億元,累計收入達60億元以上,勞務輸出成為農民收入的一項重要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