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源分析監控實踐與探討

三、加強重點稅源分析監控工作的思考與建議

(一)加強專業培訓,造就高素質的重點稅源管理隊伍。

只有建立一支既懂經濟理論知識、稅收業務知識,又熟悉經濟稅源情況變化、熟悉統計分析基本理論和方法的稅收分析隊伍,才能保證重點稅源管理工作質量。因此,要加強對這部分人員的專業能力、巨觀經濟掌握能力、綜合分析能力的培訓,多方面提高其綜合素質。充分利用視頻系統、內部網路,採取以會代訓、專題培訓、長短期培訓結合等形式,加強對基層稅收管理員、分析員和兼職分析員的系統培訓。另外,還要及時總結、推廣、交流工作經驗,不斷開拓管理思路,提高隊伍的整體素質。

(二)建立聯動機制,增強各部門各環節的互動交流。

重點稅源管理作為稅收征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其過程主要包括管理、分析、實施三個環節,在實際操作中牽涉到征、管、查各方。目前,稅務機關在稅源管理環節上不同程度存在相互脫節或銜接不暢的問題,不僅制約了稅源管理信息的共享以及稅收征管質量和效率的提高,而且已成為進一步強化當前稅源管理工作深度的一個制約因素。因此要進一步規範《重點稅源企業監控管理辦法》,通過最佳化工作流程,既強化個人責任,又注重部門責任,將稅源管理分析和實施三個不同環節統籌考慮,儘快建立起由稅收管理員、徵收部門重點稅源管理人員和計畫財務部門相關人員共同承擔,橫向與縱向相結合的良性聯動機制,形成信息共享、銜接緊密、良性聯動、有機統一的工作格局,及時發現稅源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加以改進和提高,切實推進稅源管理的科學化、精細化、規範化。

(三)尊重客觀規律,實現重點稅源標準的務實性。

實行重點稅源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為了強化日常管理增加稅收收入。由於各地經濟發展水平不統一,稅源構成狀況不一樣,所以,各單位在確定重點稅源標準時也不應“一刀切”,而應因地制宜,使之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本單位稅源狀況相協調。建議確定重點稅源標準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把握:一是稅收收入達到一定規模,稅收收入的貢獻率相對突出;二是具有一定的行業特點,或是當年全局工作或上級確定的監控重點,全民或社會關注的熱點焦點;三是確定實時或臨時重點監控戶:即將當年非重點稅源戶中每月新增稅收收入額超過一定數額或新開企業投資規模較大、影響力較強的企業納入監控戶管理。

(四)加大投入,創新重點稅源分析監控的新途徑。

一要進一步完善經常性的分析監控方法,利用各稅種與相關經濟指標的對比分析方法、時間序列趨勢分析預測方法、回歸模型建立方法等,來判斷稅收增長與企業發展是否協調、稅收征管是否到位、稅收政策執行是否準確。二要實現重點稅源監控信息處理系統與稅收征管信息系統的有效銜接,以便直接利用稅收征管信息系統進行數據的處理和上報,避免信息資源的浪費,減少工作量。三是要完善與各部門尤其是國稅、工商、統計等部門數據的共享與交換,實現企業一次申報,數據多次利用,從而實現對重點稅源進行全方位的有效監控。四要加快分析系統的開發與套用,利用資料庫技術實現對納稅人、稅款、其他數據的比較分析和進行數據挖掘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