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江西省人大調研報告指出須加強專利服務體系建設

近日,為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江西推出《關於鼓勵省屬獨立科研院所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試點辦法》,在政策方面最大限度地給了科研院所及科技人員創新創業的自主選擇權,並指出科研院所處置成果收益無須審批。

“隨著國家創新發展戰略的實施和經濟發展的市場化、信息化、國際化進程,智慧財產權工作將越來越重要,專利已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法制日報》記者從江西省人大常委會了解到,去年省人大教科文衛委、省高院和省知識產權局組成專題調研組,歷時8個月對《江西省專利促進條例》實施情況進行調研。

調研結果顯示,該條例自XX年1月1日正式實施以來,全省智慧財產權事業步入快速上升時期。特別是近兩年來,各項數據指標快速上移,工作成效顯著。但由於工作基礎較為薄弱,江西省智慧財產權工作在全國還相對落後,與四川、廣西等兄弟省份相比,在經費投入、體系建設、轉化運用以及服務能力等方面還存在較大差距。

五年來專利數量穩步增長

據統計數字顯示,截至XX年12月,江西累計申請專利86644件。其中全省1985年至XX年24年間總共申請專利36044件,XX年至XX年5年累計申請專利達50600件,是前者申請量的1.4倍,5年間年均增長率達34.2%。

XX年全省專利各項數據繼續穩步增長,截至9月已逼近XX年全年水平,其中高校專利申請和授權量已經超過去年全年總量。

記者了解到,隨著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城市和企業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工作的開展,充分發揮了專利技術支撐引領創新驅動發展的重要作用。該省先後有南昌、新余、景德鎮、上饒、鷹潭被國家局批准為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城市,經過兩年的示範創建期,南昌市和新余市分別被批准為國家智慧財產權示範城市創建市。此外,該省還開展了多層面的企業智慧財產權試點示範工作,初步形成了國家、省、市“三級聯動”試點示範工作體系。

通過試點示範,智慧財產權制度被引入試點單位並對企業生產經營活動產生很強的推動作用。初步估計,全省有40%的發明專利、30%的實用新型專利和15%的外觀設計專利在生產實踐中得到運用,既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又提升了企業和產業的科技含量,促進了創新驅動的發展和轉型升級的實施。

“該條例的出台,為我省專利行政執法建設提供了法律支持和保障,專利行政保護力度得到不斷加強,嚴肅查處了一批智慧財產權侵權和假冒等違法行為。”江西省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XX年XX年全省專利行政執法案件量為587件。

過半數企業沒申請過專利

調研報告指出,企業專利技術產業化實施的程度較高,其中高新技術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陣地。截至XX年全省高新技術企業實施自有專利技術3347項,占企業專利擁有量的71.4%。

“XX年,我省高新技術企業專利累計投入30億元,平均累計投入為740萬元;專利累計收益313億元,平均累計收益為7828萬元,其中江西江鈴汽車集團改裝車有限公司專利累計收益達136.5億元。”江西省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說。

據介紹,高新技術企業以全省專利累計投入6.48%的占比,獲得了占全省企業專利累計收益58.07%的收益,專利投入產出比高達1:10.43,是全省企業投入產出比的10倍,專利產業化經濟效益顯著,市場前景廣闊。

“但通過調研發現,截至目前全省仍有過半數企業沒有申請過專利或獲得授權專利。”江西省人大教科文衛委負責人表示,XX年江西企業申請專利7480件,僅占全省專利申請總量的44.2%,而已開發國家80%的專利申請多來自於企業。

調研報告認為,企業整體上對專利工作的認識不到位,專利管理制度多數還未形成體系,有的形同虛設;多數企業沒有專美的專利管理機構和人員,即使在省智慧財產權試點企業,只是產權管理工作也多事由其他部門中的工作人員兼管,難以適應專利工作發展的形式需要,企業還未真正成為專利創造主體。

目前全省專利服務能力弱

“我省智慧財產權工作起步較晚,機構不健全,人員編制少,經費投入不足,行政管理體系、執法保護的服務體系不健全,整個專利工作基礎薄弱。”調研報告指出,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統計年報,XX年專利申請量全國排名第21位,僅占國內專利申請總量的1.07%,在中部六省中排名墊底。

相關數據顯示,江西省發明專利占專利總量比例較少,專利質量亟待提高。現有的大量專利被束之高閣,專利轉化率低,轉換運用太少。無效專利造成了創新資源的極大浪費。因此,必須要重視有效專利的累積,特別是高度重視對全省涉及行業、產業關鍵技術和共性技術的核心專利技術的廣泛套用,避免專利的沉澱。

調研報告認為,經費投入的多少直接對專利管理水平產生影響,進而影響專利創造、運用、保護和服務能力的提升。專利管理工作實踐表明,專利事業的良好發展,需保證專利工作經費投入不低於整個科技創新經費投入的10%。

與此同時,加大執法維權體系建設,必須參照外省的做法,成立江西省專利行政執法總隊,整合執法資源,以改變執法人員匱乏、執法能力不足的現狀。目前,要保把省、市、縣三級執法體系建立起來,必須保證每個知識產權局有三名專利行政執法人員。建議五年內,在全省設區市法院把智慧財產權審判法庭建立起來。

調研報告強調,專利服務水平的高低制約著專利事業總體發展水平,是挖掘專利數量,提升專利質量的重要保障,影響著專利創造、保護、運用和管理等專利工作各個環節。江西專利服務能力弱,必須大力加強專利服務體系建設,建立涵蓋專利信息服務、代理、交易、轉化、評估等領域的比較完整的專利服務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