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代史讀書筆記

中國歷史上歷來的改革大部分以失敗而告終,無論是商鞅變法,王莽改制還是王安石變法,結果無疑有兩種,即改革措施基本上未實行,或者改革措施有所實施但改革者卻無一有好下場,縱觀歷史,中國似乎容不得新想法的出現,祖宗之法便是立國根本,正是這種傳統才使中國的封建制度得以千年未變,不過就其根本只有兩個字:利益。

拿這章的維新變法來說,維新派廢八股就是斷了廣大讀書人升官發財的門路,裁汰無用機構就是剝奪了在職官員安生立命的支柱,剝奪了統治階層許多人的既得利益這就是戊戌變法失敗的癥結所在,歷史上變法的失敗都與既得利益者的反對與阻礙緊密地聯繫著。驀然發現,人類在利益面前竟然變得如此自私與殘酷,那時候沒有民族危亡,沒有仁義道德,一切都逃不過利益二字的支配。

想來新中國的改革開放是成功的,是社會主義真的讓人擺脫了利益的束縛嗎,我覺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中國實行改革開放之時,整個國家都是一幅貧窮破敗,極端混亂的狀態,此時要說有既得利益者也無非是少數,整個國家的人民都企盼著改革能給他們帶來福音,所以阻力相對來說要小得多,這也是為什麼新中國的改革開放能帶來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經濟文化的進一步發展,我國的貧富差距也在隨之擴大,目前我想在中國的社會已經形成了一大批既得利益者,這也是近些年我國政府在各方面的改革都沒有大刀闊斧的力度與真正深遠的影響的原因之一吧,從近代的歷史中,我們很容易想像現在要進行一項改革所遇到的阻力,所以對政府我們不應過分苛責,因為有那么一大批有勢力的人正影響著政策的落實。

繼續回到近代史中,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可以說給中國的復興帶來了曙光,即使後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革命真正開啟了中華民族的新紀元,每一個中國人都不應忘記孫中山先生為中華民族的獨立繁榮窮其一生的努力,他永遠都是站在歷史中的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