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我的高三

那次競賽結果我自己是很滿意的,筆試棗莊市第一,總成績(筆試加實驗)全省排名第30,雖然沒有得到保送資格,這已經很出乎我的意料了,畢竟只有4個多月的準備時間。

我想無論何時,學習都是需要一點“瘋狂”的,有那種一定要做成這件事的信念,有那種願意付出的果敢,生物競賽對我影響頗深,高三時經常對自己說:現在的狀況真的很難嗎?生物競賽那么看似不可能的事都能做下來,還有什麼是不可能呢?拿出生物競賽的勁頭,周諾,你一定行的。

最後我提出的關鍵字是“總結”。就像喜歡做計畫一樣,我非常喜歡做總結。為了寫這篇稿子,我翻出了剛進高三時一篇“回顧過去,展望未來”的文章。藍色墨水的字跡已經褪色了,但激情仍在。那次主要是總結了高二時為考科大少年班而參加的05 年聯考。XX年聯考成績是語文125,數學125,英語141,理綜248,這些分數在當時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也有一些蒙蔽性,比如數學和理綜亟待加強,特別是物理大題,理綜出錯的52分中有四十多分栽在物理上,語文和英語形式好像很樂觀,但我自己從心裡明白高二下半年基本上是把語文荒廢了。梳理清後我列出了學習上的幾個漏洞:物理和數學都是訓練不夠,規範不夠,準確率不夠,數學經常把題目看錯。語文的基礎知識沒落實,英語語感不錯,基礎不牢。針對這些漏洞很快我對學習的重點做了調整。

由此我對總結的建議是:既要看到好的一面,也要看到不足的一面。總結是為下一步的學習計畫服務的,不要自欺欺人,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對自己的整體實力有一個客觀的評估。看“好”的方面是為了給自己找信心,看“不足”是為了下一步的調整、提高。

前面寫了很多,看上去很籠統,好像和我們學習的語數外理化生不是很沾邊。記得哲學上有一句話叫“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換句話說:“人是怎么想的就會怎么做”。“樂觀,用功,高效,投入,總結”是我學習上的“世界觀”,希望它們對大家有一點啟示。

在談完“世界觀”的基礎上我還是想提幾點具體的“方法論”。不過每個人的具體情況不同,真正適合自己的“方法論”還需要自己在實踐中不斷摸索總結。

1、一定一定一定要建立錯題訂正本。這是走過高三的人的共同經驗。對錯題的回顧要做到“全,準,狠”,“全”就是關於這個題的知識漏洞和方法缺陷全都找出,在錯題本上強化一遍。“準”即找準導致此題出錯的直接原因,舉個例子:我做過一個大炮向外發射炮彈的物理題,很多人都做錯了,我也是。別人聽老師一講都恍然大悟,原來是忘了考慮能量損失了,可我很奇怪,因為我分明考慮了。再仔細讀了一遍題目才發現問題出在審題上:題目中講炮身不含炮彈的質量是m,炮彈質量是m,我做的時候匆匆一眼看成了炮身含炮彈的質量是m。這就不是知識和方法的問題,是思想問題,輕敵了,大意失荊州。最後一個“狠”的意思是“亡羊補牢”要想“為時未晚”必須下狠功夫把羊圈籬笆給夯實砸緊。知識漏洞趕緊去查課本問老師,一直到這些內容能在自己頭腦中像過電影一樣播放出來為止。方法缺陷就去找幾道類似的題,一陣猛練,見效很快。思想問題我採取的對策是“痛罵自己”,寫文章討伐自己,讓自己明白問題的嚴重性,長個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