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廳直屬機關工會2010年工作總結

一、2010年工作總結

一年來,廳直工會工作在廳黨組的重視和關懷下,在廳直黨委和省直工會的領導下,以及行政方面的大力支持下,經過廳直各單位工會幹部的共同努力下,較好的完成工會年工作目標,在工會工作中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六大、十六屆四中、五中全會和全國總工會十四大會議精神,用“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統領工會各項工作,按照廳黨組對工會工作提出的工作要求,以落實全國總工會“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為主線,緊緊圍繞交通中心工作,以開展職工之家建設、建功立業、巾幗建功、“送溫暖,獻愛心”、創建學習型組織爭做知識型職工等活動為載體,在抓好職工思想政治建設、組織建設、隊伍建設和維權機制建設等各項工作中,堅持特色,推進重點,充分發揮工會組織作為黨密切聯繫民眾的橋樑和紐帶作用,促進了交通系統三個文明建設。

工會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在巾幗建功活動中被命名為“全國巾幗文明示範崗”3個和先進個人2人受到全國巾幗建功領導小組的表彰;全國海員建設工會表彰“全國第七屆金橋獎”2名;省高建局被省總工會命名為最佳職代會;吉隆坡大酒店被評為全省“雙愛雙評先進企業”、“全省企事業最佳經營者”1名; “全省關愛員工優秀企業家1名、”熱愛企業優秀員工1名。

(一)加強工會組織的思想政治和作風建設,認真履工會維護職能。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的方針,貫徹落實中國工會十四屆二次執委會確定的堅持“組織起來,切實維權”的工作方針和省總十一屆三次全會和省直機關工會工作會議精神,把握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進一步增強工會組織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職責,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與維護安定團結,構建和諧社會,調動積極因素,提高職工隊伍整體素質統一起來,切實依法代表和維護職工民眾的具體利益和根本利益。1、加強和完善民主管理工作,組織廳直各企事業單位工會認真開展職代會達標升級活動,依法建立和完善“職工代表大會制度”,規範職工代表大會工作,提高職代會達標率和整體水平,不斷加強維權機制建設。推薦省運輸管理局等3個單位先進職代會,省高建局被省總工會名名命為最佳職代會;廳物資供應站突出了“兩個維護”確定了“三圍”經營管理工作理念,穩定了職工隊伍。2、今年初兩節期間和越冬時節組織廳直開展職工生活大檢查、做好睏難職工檔案的動態管理和及時進行有關調查了解,主動配合黨政部門做好“兩節”期間幫扶困難職工的具體工作;組織開展送溫暖活動,堅持“兩節”期間走訪慰問困難職工。走訪慰問特困職工24戶、廳機關和老幹部困難戶9戶,籌集慰問金65000元;印發了明傳電報《關於做好廳直屬單位職工越冬生活大檢查的通知》,組織廳直開展職工生活大檢查,對特困職工、離退休老幹部困難戶進行調查走訪,廳直各單位認真落實廳發明傳電報《通知》要求,各單位領導高度重視職工生活檢查工作,把職工生活檢納入黨委工作,組成檢查領導小組,對本單位職工生活情況進行深入細緻的檢查和走訪慰問。省高管局、省公路管理局、省運輸管理局、省交通規費徵收管理局、省地方鐵路管理局、廳物資站、省公路勘測設計院、省航道管理局等單位,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組成由黨辦、工會、人事、行政辦等部門參加的聯合檢查組,對本單位離、退休老幹部、老職工、及在職職工冬季採暖和困難職工生活情況進行逐戶檢查,在檢查中發現問題及時給予解決,保證職工的冬季採暖和生活,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在檢查中,發現有一名職工身患重病,且愛人下崗,家庭生活十分困難,立即組織職工捐款,共捐3萬多元,幫助職工度過難關;省高等級公路建設局等單位把幫扶困難職工工作,做為經常性的工作納入工作日程,今年9月間,有一名臨時工的父母同患重大疾病,在醫藥費發生困難時,局領導親自帶頭組織職工捐款1萬多元,幫助職工解決困難。3、先進性教育中組織開展聯幫促主題實踐活動活動,廳機關、廳直共幫扶困難民眾50戶。3、組織動員職工廣泛開展“送溫暖,獻愛心”活動,開展“慈善救助雙日捐”、向印度洋海嘯災區捐款、“冬衣暖人心,關愛進萬家“捐贈衣物、向殘疾人福利基金會捐獻舊電腦等活動;根據省直工會轉發省總工會《關於開展今秋扶困助學活動》的通知精神,制定了貫徹實施方案,在廳直普遍開展調查摸底,據調查統計職工子女就學困難的1戶為其資助1200元。廳機關、廳直已經或正在資助困難民眾子女或孤兒上學的28名。

(二)深入開展“建功立業奔小康”立功競賽活動。

緊緊圍繞交通中心工作,組織動員廣大職工開展“建功立業奔小康”立功競賽活動和以崗位創新、管理創新、提高經濟效益、降低消耗、安全生產等為內容的各種形式的技術攻關、合理化建議等勞動競賽活動。在全省公路施工企業開展重點工程勞動競賽活動,共申報參賽項目11個。省高建局、省航道局等單位結合工作實際開展了“長琿杯”重點工程勞動競賽和“建功立業”等競賽等活動,並對在競賽中優勝單位和生產、安全能手進行表彰和宣傳。活動的開展,推動經濟技術創新和全民創業,推進交通經濟建設不斷發展,不斷提高工程、工作質量、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