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離任講話4篇

今天,我真正的退下來了。我想得開,心裡也很平衡。這是自然規律,也是燕山建設的需要,只是燕山每況愈下的形勢,真真令人憂慮。近幾年來接連發生事故,雖說有各種原因,作為黨委書記的我,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我為此深感內灸。

陸游有兩句詩:“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我不是去死,只是退休,但“但悲不見燕山興”的心情是有的。我相信,在新班子的領導下,燕山會一天天地好起來的,定會興望有日。我翹首等待這一天的到來。

燕山計算機套用研究中心正式成立於1984年初。它一成立便受到軍委首長、二炮首長、技裝部首長、機關以及各方面的大力幫助和支持,“八三四”工程和二所對燕山的成立起了很重要的作用,一個提供了資金途徑,一個提供了技術力量。燕山和“八三四”及二所是分不開的。沒有“八三四”,沒有二所,哪有燕山的今天。這一點不是每個燕山人都很清楚,但這確是不可否認的事實。在燕山的創建過程中,鄭惕副司令員、楊桓副司令員、李甫崇副部長、張翔副部長傾注了大量的心血。李甫崇同志在彌留之際還惦記著燕山的建設和發展。王洪起司令員離休後還積極參與燕山的籌建工作和初期領導工作。我們每個燕山人對這些應時刻銘記在心上。

八四年是艱苦奮鬥的一年。甘渭漢同志八五年二月十六日在三總部和駐京各大單位紀委負責人會議上對燕山作了恰當評價,他說:“二炮機關辦燕山計算機套用研究中心,開發和生產漢字微型計算機。僅一年時間,這箇中心已為二炮、總政、總參、總後機關辦公室自動化和作戰指揮自動化提供了設備、安裝,提高了機關工作效率和作戰指揮能力,全軍各個企業如果都象這個企業一樣,那將對加強部隊建設發揮很大的作用,對發展國民濟也能作出積極貢獻,確實是利國、利民、利軍”

八五年是發展的一年,是在發展中求完善、正規、鞏固的一年。由單一生產型向科研生產套用型過渡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二月正式任命了燕山計算機套用研究中心的領導,四月成立了燕山黨委,人員也大大增加了,年底達到242人。當然也暴露了我們工作中的許多問題,如發展速度過快,領導水平偏低,管理跟不上趟;技術管理上,缺乏對總體方案的充分論證;推廣套用還有待打開局面。

八六年燕山有了重大轉機。一月七日總後勤部軍需生產管理部發文,將燕山計算機套用研究中心改名為燕山電子設備廠。納入軍隊軍辦企業序列。從此,燕山的編制、體製得到了解決。廠的領導和各級幹部都得到了正式任命。

八六年三月二十日下午我參加了一次二炮首長辦公會議。李旭閣司令員講了許多話使我很受鼓舞。他說:最大的原則是燕山要辦下去,第一要為二炮建設服務,第二要為全軍建設服務,第三要為四化建設服務。除了這個二炮沒有玩藝兒啦。......決心下了,司、政、後就要辦,總後的牌子要接受,作為軍辦工廠,作為師級單位建,真是要膽子大一點。我們二炮還有什麼優勢,不抓燕山抓什麼?向大家講清楚,燕山還是有所作為的,希望你們都去看看。五月份搞了一個大型展覽,當時的軍委首長楊尚昆、洪學智、張愛萍、余秋里和劉華清、張震等同志都來了,並題了詞,作了指示。六月十一日安部長、郁政委等部領導來燕山,正式宣布燕山電子設備廠的領導班子,和黨委常委名單。王克華為代廠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