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轉讓講話

二、嚴格執行產權轉讓操作程式

國有產權轉讓程式3號令中已經明確規定,但在這裡我要重點強調幾個比較重要的程式問題。一是內部決議。內部決議包括兩個環節:第一個是可行性研究。只要是企業國有產權轉讓,一定要有一個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的核心內容是這個企業的國有產權在整個國有經濟布局的結構調整中是否有必要退出,要把產權轉讓與國有經濟布局和結構調整目標有機的結合起來;第二是轉讓方案的制訂。轉讓方案核心內容是徵得職工和債權人的同意,取得職工的債權人同意後企業要按照內容決策程式進行審議並形成內部審議的書面決議。二是行為批准。行為批准主體包括兩個層次,一個是國資監管機構,一個是出資企業。轉讓行為必須按照3號令規定的許可權進行審批,未經批准的項目不得進行轉讓。三是資產評估。資產評估是轉讓方聘請中介機構對所轉讓的資產價值,從市場角度做出判斷,為確定轉讓底價提供重要參考依據。四是國有產轉讓信息披露問題。信息披露是3號令的重要規定之一,所以披露信息的兩種渠道必須不折不扣的落實,即必須在省級以上公開發行的經濟或金融類報刊刊登;必須在與網際網路有效聯接的產權交易機構網站上進行公開披露。而且信息披露時間不得少於20個工作日。五是交易方式的確定。按照國家和我省的有關規定,經公開徵集產生兩個以上受讓方時,根據轉讓標的的具體情況採取拍賣或招投標方式組織實施產權交易。除國家另有規定外,只有經公開徵集產生一個受讓方時,才可以採取協定轉讓方式。從目前政策看,明確可以批准協定轉讓有三種情形,即輔業改制國有產權轉讓,可以採取協定轉讓方式轉讓國有產權;對於國民經濟關鍵行業、領域中國家規定對受讓方有特殊要求的,企業實施資產重組中將企業國有產權轉讓給所屬控股企業的國有產權轉讓,經省級以上國有資產監督管理機構批准後,可以採取協定轉讓方式轉讓國有產權;經公開徵集只有一個意向受讓方報名時,可以採取協定轉讓方式轉讓國有產權。除上述三種情形外,任何單位、任何部門都不得直接批准協定轉讓,否則都屬於違規行為。六是對於向企業管理層轉讓企業國有產權的問題。省政府國資委、省財政廳已聯合轉發了國務院國資委、財政部《關於印發<企業國有產權向管理層轉讓暫行規定>的通知》(冀國資字〔XX〕17號)。為此,我要求大家,對企業改制中涉及向管理層轉讓的項目,要嚴格按照78號檔案規定進行審核,詳細披露管理層受讓企業國有產權信息,使其他投資方與管理層在平等的條件下參與國有企業改制重組。

三、加強產權轉讓業務的培訓宣講,提高產權轉讓管理水平

業務培訓是提高產權管理人員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自去年以來,省政府國資委先後舉辦了三次由省政府國資委所出資企業、省直有關單位、各市政府國資委、省市產權交易機構參加的培訓班,對國企改制中的國有資產處置、國有產權轉讓及交易的政策和操作規程進行了培訓。今年四月份,在全省產權股權工作會議上,我們專門邀請了國務院國資委產權局副局長鄧志雄同志,就產權轉讓的有關問題作了專題講座,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今年下半年,省政府國資委還將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培訓。一是組織人員赴兄弟省市學習考察成功經驗和做法;二是組織省政府國資委派出資企業和各市國資委相關人員參加國家舉辦的產權轉讓培訓班,提高解決產權轉讓中疑難問題的能力;三是派員到改制和產權轉讓問題比較突出的地方進行現場指導,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希望各市在培訓方面加大工作力度,各企業也應積極派員參加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