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人大執法《就業促進法》工作報告

(一)深入開展宣傳教育活動,引導轉變就業觀念。要運用媒體和各種教育手段,加強《就業促進法》的宣傳教育和普及,宣傳促進就業的法律法規和經濟社會政策,宣傳勞動者自主擇業、市場調節就業和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宣傳對勞動者提供就業服務、職業培訓和對就業困難群體實行就業援助的具體措施,營造就業、創業的良好氛圍,引導勞動者特別是大學畢業生樹立正確的擇業觀,鼓勵他們用好政策,提高就業自主性。

(二)切實整合教育資源,進一步提高職業培訓實效。就業人員的素質與企業要求不相適應、與就業人員自我願望不相適應是我市“招工難、難招工”的重要原因。要進一步發展職業技術教育,鼓勵職技校和各類培訓機構開展校企結合、校校結合,改善培訓條件,充分整合和利用好現有教育培訓資源,按照市場需求確定辦學專業和設定課程,積極開展訂單式培訓,強化技能訓練,切實提高培訓實效,使就業人員通過培訓適應就業市場需求。要進一步加大對下崗失業人員的技能培訓力度,開展適合本地區市場需求和勞動力職業素質特點的中、短期職業技能培訓,提高勞動者特別是下崗失業人員的自身素質和就業能力。同時,要切實做好技能培訓與崗位的對接,開發出一批適合下崗失業人員的工作崗位。

(三)嚴格落實各項政策法規,促進充分就業。做好積極的就業政策與實施《就業促進法》的銜接,進一步加大就業政策的落實力度,促進就業。財政、勞動保障和金融部門,要完善小額擔保貸款模式,降低門檻,支持失業人員、大學畢業生、回鄉農民工自主創辦企業和個體經營。街道和社區結合開展“創建充分就業和諧社區”活動,大力開發公益性崗位和培育、發展社區就業實體,優先安置“零就業家庭”成員再就業,確保“零就業家庭”至少有一人實現就業或轉移就業。要積極履行政府職責,創造公平就業環境,依法維護婦女、殘疾人、傳染病源攜帶者和農村勞動者公平就業;同時,加強對用人單位招用職工、合法用工、勞動關係建立、社會保障等方面的動態管理,切實維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

(四)加強組織領導,進一步加大法律實施力度。市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維護社會穩定,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的高度,充分認識促進就業的重要意義,確保《就業促進法》和促進就業的各項政策落到實處。要制定促進就業的中長期規劃和年度工作計畫,加大督察力度,督促檢查各部門、各單位就業政策落實情況和目標任務完成情況,推動工作開展。各相關部門和鎮街(開發區)要在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加強協調配合,明確職責分工,形成促進就業工作的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