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小標準化實驗室建設方案

一、基本情況

我校是一所鎮所在地中心國小,現有學生1100多人,地處巫峽口巴東長江大橋頭和神農溪出***匯處,開辦於一九九八年,儀器配備是按當時的農村二類標準配備,自從“普九”與“普實”驗收後,至今未進行過設備器材的升級與更新,由於新課改後,教材的改革,大部分器材已不能適應形勢發展的要求,加之近幾年來,集鎮新建,外來人口增多,學生數猛增,原來的實驗室只好改作學生教室,學校現在只有一間24平方米的儀器保管室和9口儀器櫃。現學校明德綜合樓現已立項獲準,今年三月正式修建,我們要在學校明德綜合樓修建時期,搶抓教育技術裝備標準化建設的機遇,鞏固已有成果,學校將加大教育裝備的投入,及早贏得教育技術裝備項目落戶我校,快速推進長江國小教育信息化跨越式發展。

二、建設目標

國小“標準化實驗室”的建設目的旨在實現實驗室建設現代化、教學儀器配備標準化、實驗室管理信息化、實驗教學開展制度化,全面提高中學實驗室“建、配、管、用”的整體水平,在我校將建設上檔次、高水平的標準化實驗室。

三、我校實驗室硬體設施建設及器材配備方案

(一)我校實驗室建設環境要求

1、採光:應保證實驗室(樓)的最佳建築朝向,避免室()內直射陽光。主要採光面應位於學生座位左側。

2、照明:

(1) 實驗台面的平均照度的平均照度不應低於300 lx,其照度均勻度不低於0.7。

(2) 燈具懸掛高度距實驗台面不應低於1700mm,不宜用裸燈。

3、遮光:窗戶可裝窗簾。

4、溫度:室內溫度以不高於30℃為宜,室溫過高宜採用器械降溫。

5、通風:採用自然通風或各種有組織的通風措施,使室內二氧化碳濃度低於1.5%。

6、供電:執行教育部《實驗室設備電源》標準。

7、供水:供水水壓不低於2×105pa。

8、環保:

(1)室內環境噪聲不大於65db。

(2)新建、改建、擴建實驗室及附屬用房時,甲醛、苯、氡等有害氣體和放射性污染應符合相關標準中的限量值。

(3)實驗廢液應收集並進行委託處理,經處理後方可排放。排放應達到國家廢水綜合排放水質標準。

9、安全:需配備防火、防盜等安全設備。化學實驗室應配備急救沖洗水嘴和急救箱。

(二)我校實驗器材配備方案(詳見器材申報單)

科學實驗是學生進行科學探究的重要方式,實驗室則是學生學習和利用實驗的主要場所,是科學探究學習的主要資源。因此,學校十分重視科學實驗室建設,必須配備必要的藥品、儀器和設備,確保每個學生都能進行實驗探究活動;

XX年我校根據教育部《中國小理科實驗裝備室規範》等四個行業標準的通知要求,已對我校以往的教學儀器進行了全面的清點,再按照新標準,已上交了新的配備計畫,新計畫實驗教學儀器近11萬元,由於現在學校實驗室建築面積不達標,本學期學校已啟動明德綜合樓項目,明年新的綜合樓可能峻工,已配備的計畫有可能實現。學校有了標準化的實驗室後,我校的實驗教學一定能夠有跨越式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