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方案

(三)提出提高教育質量、推進素質教育的政策措施。質量是教育的生命線,是教育工作永恆的主題。《xx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提出的完成目標:到2024年,xx將率先全面實現教育現代化,率先基本建成學習型社會,率先建成教育強市,形成強有力的區域性人力資源優勢,教育發展總體水平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主要標誌是:教育體系完備,居民學有優教;管理體制健全,辦學多元開放;教育師資優良,財政保障有力;教學質量一流,教育特色鮮明。為此,各區市、各單位要把提高質量、實現公平、科學發展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將素質教育和科學發展貫穿於各級各類教育的始終,努力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科學文化和健康素質,著力培養青少年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針對素質教育面臨的突出矛盾和深層次問題,制定提高教育質量、實施素質教育的重大政策措施。切實減輕中國小學生過重的課業負擔,完善教育質量保障體系。把依靠教育家辦教育、培育名師工作室、構建現代學校制度、加強教師隊伍全員專業化建設作為關鍵措施。

(四)深化教育綜合改革的總體思路和重點領域,進一步完善保證教育優先發展的政策環境和保障機制。各區市、各單位要以教育綜合改革為動力,促進制度創新,研究深化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辦學體制改革、學校管理體制改革、教育教學改革、人才培養體制和考試招生評價制度改革等總體思路和重大措施。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提高管理水平,落實學校辦學自主權,形成各級各類學校富有特色、充滿生機和活力的辦學體制和機制。促進公辦教育與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研究全面提高教育開放水平的重點領域和關鍵措施。同時,研究提出加強黨和政府對教育工作領導的重要措施;明確各級政府以及社會力量、公民等各方面對發展教育事業承擔的責任;堅持教育公益性質,制定推進教育公平的目標和實現措施;研究加強教育法制建設、促進教育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大措施;研究加大政府財政教育投入,不斷提高財政支出中教育經費所占比重,提高教育經費使用效率的政策措施;制定和完善吸納社會資金辦學的政策措施和管理辦法。

四、規劃體系

全市教育規劃實行兩級兩類規劃體系,其中按行政層級分為市級規劃、區市級規劃;按對象和功能分為總體規劃、專項規劃。

其中總體規劃分別由市、區市教育部門組織編制;專項規劃由市教育局相關處室負責編制。各區市專項規劃是否單獨編制根據實際情況自行確定。

1.學前教育發展規劃由學前處負責;

2.義務教育、高中教育、特殊教育等基礎教育發展規劃由基教處負責;

3.職業教育、成人教育發展規劃由職成處負責;

4.高等教育發展規劃由高教處負責;

5.民辦教育發展規劃由民管辦負責;

6.體育、衛生與藝術教育發展規劃由體衛藝處負責;

7.師資隊伍建設教育發展規劃由人事處負責;

8.教育行政管理幹部和校長隊伍建設教育發展規劃由組織處負責;

9.教育基礎設施建設發展規劃由基建辦、裝備辦、後勤中心負責;

10.教育國際化發展規劃由辦公室(國際交流與合作處)負責;

11.教育法制建設規劃由法規處負責;

12.教育投入保障機制發展規劃由計財處負責;

13.高校政治思想教育工作發展規劃由思政處負責;

14.教育信息化發展規劃由電教館、裝備辦負責;

15.教育質量監測發展規劃由督導室負責;

16. 全市各級各類學校(含幼稚園)辦學水平督導評估規劃由督導室負責;

17.駐青高校制定本校總體發展規劃(由高教處協調督辦);

18.各區市、局屬單位教育發展規劃(由計財處、教科所協調督辦);

19.《xx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期完成情況評估工作由教科所、計財處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