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廣播電視工作計畫範例

XX年,全市廣播電視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黨的xx大精神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以加快荊門崛起為主題,按照市六次黨代會和市委六屆三次全會的部署,圍繞中心、服務大局,面向基層、服務民眾,強化新聞宣傳、把握正確導向,依法加強管理、確保全全播出,加快事業產業發展、構建和諧媒體,推進廣播電視事業和產業又好又快發展。

一、組織好重大宣傳,把握輿論導向

圍繞中心,狠抓重點宣傳報導。黨的xx大剛剛閉幕,XX年又迎來改革開放三十年、北京奧運會等重大活動,全市廣播電視宣傳要以深入宣傳貫徹黨的xx大精神、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為主線,以謳歌改革開放三十年偉大成就、喜慶奧運會、加快荊門崛起為重點,開展有聲勢、有影響、有成效地宣傳報導。圍繞市委、市政府的工作中心,組織策劃好重大戰役宣傳和重大典型宣傳,把“解放思想,開放崛起”大討論,加快開發區和工業園區建設,推動全民創業,大抓項目、抓大項目,發展循環經濟,“四個跨越”等新思路、新舉措、新成就作為宣傳工作的重點切實抓好,努力做到季季有策劃、月月有重點、周周出亮點,不斷創新宣傳的內容、方法、形式和手段,不斷增強宣傳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不斷提高廣播電視的公信力和影響力。

立足根本,不斷提高宣傳質量。進一步突出頻道(率)、報紙特色。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堅持走專業化、精品化道路,在節目設定、編排、製作上下功夫,使新聞欄目更富時代氣息、更具社會影響力、更加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民眾,不斷促進精品欄目的湧現。牢固樹立節目品牌意識,每個專業頻道(率)要著力培育和打造1—2個品牌欄目,爭創全省“十佳欄目”,力爭有作品獲湖北新聞一等獎,並角逐“中國廣播影視節目獎”和“中國新聞獎”。

抓好上宣外宣工作。繼續開展“上中央台、攻聯播稿,保基本位”的新聞競賽活動,力爭中央台“周周有”、省級台“天天有”反映荊門發展情況的稿件播出,力爭有1—3條稿件在社會上產生較大影響。繼續保持我市廣播電視綜合用稿在全省市州第一方陣的位置。

二、基本完成中心城區有線數位電視整體轉換任務

加快數位電視整體轉換進程。加大宣傳力度,制訂周密的實施計畫,分區分片逐步推進,針對不同的用戶採取不同的轉換策略和服務辦法,年內基本完成中心城區有線數位電視轉換,力爭有線數位電視用戶達到8萬戶。通過數位電視整體轉換,加快網路整合步伐。

豐富數位電視服務內容。面向政府、社會和家庭,大力開發信息資源,積極提供政務、文化、教育、就業、金融、生活資訊等本地化、專業化信息服務,使有線數位電視成為進入千家萬戶的多媒體信息服務平台。確保荊門電視台宣傳頻道節目在數位電視網路中傳輸。

加快基於數位電視的增值業務的功能開發。在整體平移任務基本完成後,著手開展提供互動電視、銀行支付等多種新型服務,促進有線網路向雙向、互動、大容量、多功能方向發展,切實讓用戶體會到數位電視所帶來的變化和方便。

切實提高網路運營服務質量。加強運營和服務管理,建立和完善服務質量保證體系,一線服務民眾、二線服務一線、全體服務社會,向社會公布服務內容、項目和資費標準等,通過良好的服務,確保“民心工程”深入人心。

三、啟動廣播電視創意示範園區建設,抓好新一輪廣電“村村通”工作

積極規劃和啟動建設全國地市級廣播電視文化產業創意示範基地。爭取政府給予相關政策支持,落實土地,完成項目設計方案,力爭報批立項,爭取及早開工建設,實施項目前期“三通一平”,年內開始廣播電視新塔的建設。

推進新一輪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繼續抓好本市廣播電視節目覆蓋。增加一套荊門電視節目的開路播出,完善已建電視差轉台信號切換和監控系統。做好荊門新聞經濟頻道、公共頻道、教育科技頻道在縣市區有線網的傳輸工作。對電台播控機房音頻工作站進行更新改造;結合電視發射新塔的建設,著手做好東寶山廣播3千瓦調頻發射機更換為10千瓦的準備工作,提高廣播信號覆蓋率。繼續推進20戶以上已通電自然村廣播電視“盲村”的“村村通”工程。按上級批准的覆蓋方案,對我市583個20戶以上自然村,採取無線覆蓋、地面衛星接收設施等多種形式解決廣播電視“盲點”的問題,解決農民民眾享受廣播電視公共文化服務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