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高考作文閱卷的工作體會

柯老師還說,從答卷情況來看,許多考生達不到一定的思維高度,他們弄不清題目內在的邏輯關係,結果其表述讓人摸不著頭腦。例如,“面對別人潑來的的污水,蘇軾不輕易說‘不’”,“不什麼”沒有寫出來;又如,“面對命運,我們不要輕易說‘不’”,也沒有說清楚“不什麼”,因為我們也可以說:“面對命運,我們要堅決說‘不’”。此外,許多考生由於不能辯證地理解問題,不根據具體問題思考,甚而不“不要輕易說‘不’”變成絕對真理的口號,好像凡是說“不”的都錯了,好像對任何事物都不能毫不猶豫地說“不”了。

柯老師表示,通過今年的作文,要好好地研究高中生的思維世界。語文教學不僅要讓學生知識多些,更要讓學生變得聰明些!

(二)從考場作文管窺08高考學生寫作現狀(選段例析)

從這次的考場作文可以看出,大多數學生的思維不夠嚴密,例1—3屬上乘,不多見,4—9為思維表現出疏漏者,有比較大的比例。

1、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我們必須堅決說“不”,但也有一些事情,不能輕易說“不”。

……

(點評:這一句開頭,讓我們看到了文章辯證性的一面,向我們揭示了一個事物的兩個方面,直接點題,即既要說“不”,但也不能輕易地說“不”,而且沒有華麗的辭藻,在於一語中的。——引自《信息時報》採訪柯漢林時進行的點評。)

秦始皇統一六國前對大臣的建議沒有輕易說“不”,雖然他是高高在上的皇帝,但他能吸納群臣的意見,所以最終能夠統一中國。但統一之後,他沉迷於權力,對大臣的意見輕易說“不”,所以最終導致了秦朝的滅亡。

(點評:通過這個舉例,這名考生寫出了“不輕易說‘不’”和“輕易說‘不’”的兩個不同效果,起到映襯主題的作用。

論述過後,考生又列舉了現實生活中的一個例子,達到了完美統一。最後,評卷組一致認為,這篇作文一評可以推為滿分獲優秀作文。——引自《信息時報》採訪柯漢林時進行的點評。)

2、說“不”,在輕浮者那裡,是一種無知淺薄的炫耀,而在智者那裡,則是一種洞明世事的睿智拒絕。說“不”,在意氣用事者那裡,是一種狂妄的表現和無謂的犧牲,而在真正的勇者那裡,則是一種大義凜然的堅守和毫不怯懦的抗爭。(開頭)

所以,我們不要輕易說“不”。

……

(點評:開篇分析了“說‘不’”在兩類不同的人那裡的表現,表現了一分為二的辯證思考,並引出觀點。全文抓住輕易說“不”和不輕易說“不”的區別,立意深刻,充實豐富,語言素養好,最後,這篇作文得分為58分。

不過,仍有一點邏輯上的瑕疵,即開篇與中心論點不甚協調。因為不要輕易說“不”可以針對“輕浮者”和“意氣用事者”進行規勸,但對智者、勇者則不合適了。)

3、什麼是“不”?那是對事物可能性的一種否定。當你說出“不”字的時候,你也就認為某件事不可能發生,沒有希望。然而,世事無絕對。世上幾乎沒有事情是絕對可能或絕對不可能的。所以,朋友,請不要不加以認真思索,就輕易說“不”。

(點評:細緻而嚴密地辨析題意,理性而準確。)

4、並不是所有的花都能結成果實,但所有的果實都曾是花朵;並不是所有的挫折都能走向成功,但所有的成功都曾經歷挫折。在人生路上,我們要時刻提醒自己,不要輕易說“不”。(開頭)

(點評:中心論點得出比較突兀,思維跳躍性大,不嚴密。)

5、“不拋棄,不放棄”,這曾是風靡全國的一句話,《士兵突圍》中許三多的台詞。沒有一句話比這更讓人堅定,沒有一個詞語比這更讓人振奮。怎能輕易說“不”呢?(開頭)

“不”讓希望之光照亮金色的跑道,黑暗退卻,讓激情點亮人生。……

(點評:意氣之語,武斷的結論,經不起推敲了。)

6、“不”代表著軟弱,代表著退縮,代表著不堅強。(開頭)

7、所以,我們不要輕易說“不”,要把它永遠地埋葬,“我可以”才是我們克服困難,勇折桂枝的帆船!

任何時候,我們都要摒棄“不”!

(點評:片面地思考問題,不能一分為二。)

8、不要輕易說“不”,是范仲淹那種不論居廟堂之高還是處江湖之遠都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泊;不要輕易說“不”,是蘇武牧羊的忠潔剛烈;不要輕易說“不”,是居里夫人的衣不解帶;不要輕易說“不”,是張騫那鑿空的駝鈴陣陣。

(點評:對論據缺少分析,沒有找出論點與論據之間的邏輯聯繫,缺少說服力。)

9、河蚌選擇了創傷,最終孕育出美麗的珍珠;雄鷹選擇了長空,最終成為了飛翔的精靈;瀑布選擇了懸崖,最終跌宕出一曲壯麗的歌。於我而言,我選擇了堅持,決不輕易說“不”。(開頭)

(主體部分是項羽、司馬遷等面對絕境、困境時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