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時期校園目標管理工作體會

提高教學管理的意識和品位。2突出教學主鏇律。

學校將有關教學常規管理的制度進行了重新修訂,①建立和健全各項教學管理制度。開學初。廣泛徵求了各方面的意見,建立學校工作考核機制。重點完善了教師德、能、勤、績考核制度和教師學年度評優和職稱晉升制度,基本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避免了管理上無序性和隨意性,增強了民主管理的意識,依法治教,依章辦事的工作機制逐步形成。

學區工作人員或請區教研室領導下到學校採取聽、看、查、談的形式,②積極開展教學視導和創建活動。每學期對全鎮各中國小開展一次教學視導活動。對學校的教學工作進行調查研究,總結學校工作的成績,幫忙找出存在問題,指明工作努力的方向。同時,根據教育局的要求,積極開展督導評估創建活動和教學管理規範化創建活動。

每月對教師的備、教、批、輔、改、研、析、結、記九個方面的常規進行檢查,③教學常規檢查規範嚴格。學校能按照區教育局的檢查評分細則。並做好記載,將檢查結果直接與教師德、能、勤、績補助工資掛鈎,每次檢查後都召開了總結分析會,肯定了成績,分析了存在問題,提出了努力的方向。

堅持抓了三個方面,④教學質量評比形成制度。教學質量。一是質量評比,每次考試都要對全校各年級學生進行抽考或統考,考試實行輪換監考、集中輪流閱卷,考試後將考試結果進行評比,並將考試結果作為暑期聘任教師的一個重要依據;二是抓好國中教學特別是初三畢業班教學,每學期學校組織召開初三任課教師會2次,認真分析情況,總結經驗、查找問題、研究對策,同時加強初三畢業班教學的檢查和視導,及時公布情況,並督促整改;三是對教師的教學質量實行獎勵,每年暑期,鎮政府和學校都要拿出相當一部分資金對教學質量搞得好的教師實行獎勵,同時也把教學質量作為評優、晉升職務的一個主要依據。

進一步健全和完善教科研網路,⑤教科研意識增強。一是教研網路健全。根據新課程改革的需要。形成了學校校長—分管副校長或教導主任—教研組長—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教師的教研網路,一級管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形成全面、全員、全程參與教科研,向教科研要效益的良好格局,保證了教科研工作的正常進行。二是常規研究不斷。每學期學校舉行多次不同類型的研究課,要求完成了每學期校際教研活動15次以上,教師個人教研活動在2次以上的任務。常規教研活動的開展,促進了教師整體教學水平的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益逐步提升。三是加強了專題研究。專題研究的開展,促進了教師教學方法的不斷變化,教學形式和手段不斷靈活,培養和鍛鍊了一大批教研骨幹,使教師教得有特色,學生學得有趣味。

增強財務管理的規範性和透明度3最佳化後勤服務。

實行了月報制和送審制。學期初,①加強預算管理。學校根據上級要求編制學期財務收支計畫,劃撥每月辦公用費。月尾將財務收支情況送到學區審核並做帳,嚴格手續,有問題及時處理。

控制中國小亂收費,②控制亂收費。為切實執行上級有關收費政策。學校加強了管理和監控,和部門簽訂了目標責任書。同時,學校內部也加強了對亂收費行為的懲治力度,一旦發現有亂收費,首先對亂收費的責任人進行嚴懲,然後將所收款項全部退還給學生,從而且有效地遏制住亂收費行為的發生,受到社會的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