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幹部工作心得體會

村幹部雖然職位卑微,但是他們也是黨和政府聯繫人民民眾的橋樑和紐帶,是黨和政府路線、方針、政策的最終貫徹者和執行者。他們的工作和環境如何,不僅關係到上級各項政策的全面貫徹落實,而且關係到黨和政府的形象。因此他們是黨在農村工作的旗幟,是民眾的領航船

一、村幹部工作是一件不容易的工作

1、投入工作與兼顧家庭的問題。村幹部一頭挑起工作的重擔,另一頭還得承擔家庭的重負。村里無論大事小事都得找到村支書、村委主任來解決。許多情況下,他們面臨著工作與家庭勞動、無私奉獻與家庭經濟損失的兩難選擇。他們選擇了前者,就不得不放棄了後者。

2、高付出與低待遇的問題。村幹部身份的特殊性,工作的繁雜性、艱巨性以及農村地域的分散性等特點決定了村幹部的工作是一種高付出的勞動。與此高付出不相稱的是低待遇。首先是經濟待遇低。其次是政治待遇低。如果工作出色,鄉鎮就給一張什麼“優秀”獎狀之類的,最多就是到縣裡參加表彰大會。有些辛苦工作了十幾年退下來的老村幹部,逢年過節卻沒有上級領導來看望一下,因而倍感“人走茶涼”。

3、較真工作與遭受打擊報復的問題。村級工作不象上級那樣進行巨觀指導或者發號施令、督促檢查就行,而是些具體的、實際的、直接的工作,必須較真去落實,否則,不但完不成工作任務,而且對不起黨和廣大民眾的信任。一些啃硬骨頭的工作,如計生工作、綜治工作必須來硬的、必須較真。這樣就必定會因觸及一些人的利益而得罪人,甚至遭到報復。這些人中有的惡語中傷、故意誹謗,讓村幹部很難正常開展工作;有的暗地裡破壞村幹部家的莊稼、毀壞村幹部家的山林、毒死村幹部家的牲畜;有的甚至糾集社會上的地痞無賴對村幹部實施暴力。這些都讓村幹部感到有後顧之憂。

4、民眾求富心理與村幹部領導能力的問題。貧困地區民眾脫貧致富的願望越來越強烈。他們對村幹部工作多年卻“山河依舊”、民眾還處於貧困之中的現狀十分不滿,他們埋怨村幹部,有的甚至對村幹部諷刺、挖苦、謾罵。其實,村幹部們怎不想為民眾多辦些實事,怎不想改變貧困山村的面貌呢?由於村幹部中一些人受思想觀念、知識水平、開拓創新能力以及資金、地域的局限,村幹部們面對民眾急切求富的心理,也深感無奈。

5、興辦公益事業與集體經濟薄弱的問題。這也是讓村幹部們感到最頭疼、最棘手的事。一方面,民眾強烈要求興辦水、電路等公益事業;另一方面,由於村集體經濟的薄弱甚至空白,許多事情有無法辦成。一些村不但沒有集體經濟,反而成為負債村。對此,民眾諷刺說村幹部是“吃完村提留,喝乾承包款,賣了路邊樹,又賣‘大對部’,東西全賣完,工作沒進展”。

二、目前基層幹部主要存在問題

1、思想言行脫離民眾,乾群之間明顯存在“兩個距離”, 一是感情距離,部分村幹部黨性觀念淡薄,宗旨意識淡薄,一身老爺習氣,無民眾感情,工作作風浮躁,工作方法簡單,遇事缺乏周全考慮,遇急就用“蠻辦法”,結果把小事弄大,大事弄砸,尤其是在處理一些突發事件、上訪問題等矛盾時,把民眾視為刁民、無賴,作為水火不容的對立面來對待,另有一些幹部,“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把到基層工作當成提拔的中轉站,在工作中蒙瞞上級,糊弄民眾,隱瞞實情,一味應付了事。 二是認識距離, 部分幹部只對上級負責,不對民眾負責,在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上,幹部和民眾的出發點和共同點越來越少。幹部抓的“大事”,主要 圍繞上級下達的純經濟指標,而民眾並不認可, 而民眾關心的事,現實中存在的一些焦點、熱點問題,有些幹部認為 是“小事”,不屑一顧, 一些鄉村幹部們熱心的是上工程,立項目,出政績,民眾關心的是村里電視信號不清,道路不暢,水渠失修等涉及切身利益的事,對幹部們喊破嗓子也解決不了,一肚子怨氣, 有的人甚至說:幹部讓往東,俺們偏向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