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教師考評課體會

其次是課堂中對很多學生有可能出現錯誤的問題,是不是都要老師提前預設好,在課堂上細緻全面地給學生指出來。有時我也想,我們的課堂能不能適當留白,只把一些核心知識點講透就可以了,有些問題不一定都要在一節課全部讓學生去弄清楚,並且有些學生自我內化的過程是很慢的,在課堂上不一定完全可以消化。實際上有些問題,學生這節課可能弄不靈清,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也慢慢會悟到,很自然的就不會犯這些錯誤,有時我們在教學中也不一定要完全面面俱到,學生做題中要犯錯識,就讓他去錯好了,有些問題時間長了,我們不講學生也會懂的。現在強行弄靈清,可能教師所花費的時間和精力更大。

如新教材對省略加號和的形式這一個內容的處理我認為就非常好,以前的舊教材中就有一節課講到如保省略加號和的形式這一課題,但現在新教材就不提如何省略加號和的形式這一課題,為什麼不提?我認為時間長了,這個問題根本就不是問題,學生自然就會悟到這一點,你不講省略,他們自己都會省略,因為省略,書寫、計算起來方便。以前的老教材在上這一節時,學生還很難理解,你老師在講減法時要轉化為加法,添上加號,現在要省略加號,不是自相矛盾嗎?給我們當時的教學也帶來很大的困難,現在好了,不提這個了,這樣處理反而更好,我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問題本就不是問題,以後不講,學生就給你省略了,你專家、老師著什麼急呀?所以我個人認為有些問題並不是每節課都要弄靈清,有時我們教師放一放,或以後去講,可能學生更容易接受。

最後是課堂中教師講解時間控制的問題。這個是現今教育模式下的通病,我們總是提給學生更多的話語權,可真正有幾個老師和幾個學校可以做到。大部分課堂你在下面聽聽都基本上是以教師講解為主。正因為如此,所以杜郎口中學在改革初期,是強勢推進,教師在課堂上一分鐘都不讓講,一開始,全體教師是很不適應,冤聲載道,但後來時間長了,也都慢慢適應了,反而覺得挺好的,你教師不講了,學生就會講了,你老師會講,學生就不會講了。

今年的初三教學,我是很不適應,學生上課很沉悶,沒有激情,感覺很痛苦,同上屆相比,會講的學生,上課能提出來問題的學生太少了,成績好的幾個學生也只知道自己做題,你讓他們上台講解,下面聽的學生不知道講什麼,這樣的學生分數再高,但能力很差,就算是能考上蕭中,又有何用?想想我上屆初三,在我的批導下每個班有10多個學生會講,他們中有些學生最後的中考可能也不一定是很理想,但他們在我的課堂中所歷練出的這種自信、激情和口頭表達能力,我相信會讓他們受益終生。

因此在課堂中如何引導更多的學生提出問題,展示自己,值得我們更多的老師去研究。流水記之,互相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