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合作社組建匯報材料

2、加大對農產品生產基地基礎設施投入,完善相關扶持、激勵政策。要把農業基礎設施建設作為公益性事業,建立健全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多元化投入機制,重點加大對農業基礎薄弱的鄉鎮的農產品生產基地的基礎設施投入,努力提高現代農業的設施裝備水平,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同時縣財政要安排專項資金,用於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項目、新機械的引進、試驗、示範和推廣工作。以政府投入為引導,帶動農民、企業等社會資金投入,促進農業發展。對農業開發項目,縣政府及相關部門要給以優先立項、優先扶持。

3、積極引導,不斷促進合作社規範化運行。鑒於××鄉農民專業合作社的運行現狀,縣政府及有關職能部門,應積極引導農民專業合作社堅持依法辦社。要有一個良好的運行環境,用法律來保護合作社和全體社員的利益,用規章制度來約束社員的行為,為合作社進一步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4、加快土地流轉,擴大規模種植,形成規模效應。土地流轉是實現規模農業、效益農業、品牌農業,推動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前提和基礎。通過流轉,使分散的土地集中流向龍頭企業或土地經營承包大戶或種植能手,可實現規模化、產業化經營,進一步推動農業結構調整,有效提高土地的產出效益。縣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和考核機制來促進土地流轉,有效利用土地資源,並解決目前粗放式耕作方式,提高土地產出效益。

5、加大宣傳,做好農產品推介工作。縣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應充分利用各種資源,根據不同季節的農產品生產,有計畫地組織農產品推介活動,大力宣傳熱區農產品,進一步提高熱區農產品的知名度,提高蔬菜、林果等農產品的市場占有份額,提高農產品的銷售價格,增加農民收入,吸引更多的農戶加入合作社組織,進一步促進農民專業合作社的健康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