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長XXX在全市科技創新大會上的講話(一)

(三)信息技術的發展為經濟社會全面發展提供了新的活力

信息技術已滲透到經濟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全市各個領域、各大產業對信息技術的套用與推廣已越來越重視。

1.信息技術已在骨幹企業廣泛套用。全市企業中重點推廣套用了cad、cam等計算機技術。天樂集團、浙江鍛壓、越盛集團、巴貝公司、防保公司、特種電機、鏈輪廠等企業已把信息技術廣泛套用於設計、生產、管理等各個領域,天樂集團等5家企業已成為省市cad示範企業。與此同時,信息技術已成為提升改造機電、領帶等傳統產業和企業層次的主要手段。

2.信息網站已在發揮顯著作用。去年以來,“中國領帶線上”、“農業信息”、“科技信息”、“信息港”等網站相繼建成,機關區域網路和企事業單位網站如雨後春筍,不斷湧現。特別是農業信息網站建設,已投入180萬元,建成了“嵊州農業線上”網站,在傳遞農業信息、公開政務業務、推廣農業科技、推介結構調整模式和了解農情民意等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深受基層和民眾歡迎,同時市農業局也初步實現了辦公自動化。“中國領帶線上”不僅為領帶企業、領帶城、領帶市場築起了信息高速公路,而且為企業提供了領帶設計和創業的多項服務,還為工商銀行開設了全省首家“網上銀行”。

3.軟體開發正在探索之中。衡量信息技術發展快慢的一個標準是軟體的開發與套用。圍繞服務於產業升級與企業管理,今年以來,由市領帶網路科技創業中心承擔的電子商務管理平台軟體、專業市場綜合管理軟體等3隻軟體正在合作開發之中。天樂集團、特種電機廠、奧力公司、鏈輪廠等一批骨幹企業的二級管理軟體也正在著手開發。

(四)科技合作廣泛開展為科技創新工作提供了強大的動力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體,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是科技創新的源頭。最近幾年,通過政府搭台、部門牽頭、企業唱戲,我市企業與高校、科研單位的科技合作出現了新的突破,高校和科研單位已成為我市技術開發的強有力支撐。

1.共同建設產學研基地。兩年多來,通過舉辦1999年全國高校科技成果展示暨xxx科技合作懇談會、2000年科技引智懇談會和農技合作懇談會、2001年北京科技合作懇談會和機電企業與高校科技合作懇談會等活動,全市現至少有160多家企業與清華、北大、上海交大、北航、浙大、科大、同濟、中科院等高校和科研單位結親聯姻,共同建立了產學研基地。全市42家企業研究所和民營科技機構,基本上都與高校、科研單位有實質性的技術合作。豐利公司已成為浙大、法國霍伯爾公司粉碎機專家的創新中心;奧力公司已成為浙大電機的中試基地;電纜防火附屬檔案廠還把產品開發的實驗室建到中國科大;浦口農業精準園區則已成為省農科院的實驗園和中國小生的科普基地。

2.共同開發科技項目。借腦開發和引進開發已成為我市科技開發、科技創新的一條捷徑。我市企業通過與高等院校和科技研究所聯姻聯合開發的項目日趨增多,比例較高。今年全市正在開發的63隻工業科技重點項目,其中59隻是與高校、科研單位合作開發的,在目前我市企業科技實力還相對薄弱的前提下,為我市科技創新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持。

3.共同創辦科技實體。近年來,我市積極探索技術要素參與收益分配的股份制合作模式,在科技合作上又有了新的突破。全市首家以個人科技股參與創辦的科技型企業——xxx視創網路科技有限公司已於今年10月初正式成立;巴貝公司等企業與高校、科研單位的股份合作也正在洽談之中,共同創辦實體已被越來越多的企業家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