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經紀人和涉農經紀組織的發展現狀特點及存在的問題

一、農村經紀人和涉農經紀組織的發展現狀及特點

近幾年來,xx市工商局圍繞全市興農富民目標,把發展壯大農村經紀人隊伍、培育涉農經紀組織作為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切入點,以促進農民增收為工作目標,取得明顯成效。

xx市農村經紀人涉及的主要領域有水產品、牲豬及波爾羊養殖、茶葉、柑桔銷售、蔬菜加工等行業。經紀方式主要有居間、行紀和代理三種,居間和行紀所占份量較重。截止去年,全市農村從事經紀服務的已有500多人,農村行業協會16個,帶動農戶8.5萬戶,實現產業化經營收入7.68億元,農產品加工轉化率達到60%,綜合商品率達75%。在發展類型上,全市農村經紀人和涉農經紀組織呈現多元化特點:一是龍頭企業依託型:即由龍頭企業發起,採取“公司+基地+協會+農戶”模式運行。目前,全市有龍頭企業118家,其中省級以上龍頭企業3家,固定資產投資6.5億元,年實現銷售收入5.7億元,利稅9600萬元,帶領農戶5萬多戶。二是行業協會帶動型:即由行業經營人員自願組織起來實行互助合作的經濟組織,如市柑桔銷售協會、市無公害水產養殖協會、xx鎮遠大瓜菜產銷協會等。2004年,xx鎮遠大瓜菜產銷協會發展會員501戶,推廣西瓜387畝,套種辣椒110畝,種植蘿蔔120畝,帶動農民增收110餘萬元。全市的水產品養殖在市無公害水產品養殖協會的帶動下,已發展到94戶,年產鮰魚1500噸,鱘魚1200噸,產值達3000餘萬元。三是經紀人銷售合作型:即為促成他人交易而從事農產品銷售服務的個體經紀人,全市農村經紀人已發展到500多人,在發展趨勢上,全市農村經紀人和涉農經濟組織呈現“三個轉變”的特點:即由鬆散間接的合作經營向緊密直接的利益聯合體轉變,由親戚鄰里聯合向跨地區所有制合作轉變,由單純產後服務向產前產中產後全過程服務轉變。

二、在促進農產品流通中發展的主要作用

一是促進了農村結構調整。農村經紀人和涉農經紀組織是從事生產、加工、銷售等一體化服務的個體和民眾自治組織,同時也是經濟實體。它們長期活躍於市場與生產者之間,能及時捕捉市場信息,掌握市場動態,並通過為農民提供種苗、技術和行銷服務,傳遞市場信息,指導農民按需要進行農業生產,其服務內容成為農業結構調整的無形“指揮棒”,增強農產品的市場競爭力。

二是促進農民組織化程度提高。通過發展多層次、多領域、多形式的農村經紀人和涉農經紀組織,促使一大批農村致富能手、專業大戶加入,把農村分散經營的農戶聯合起來,共同抵禦和防範自然與市場兩大風險,實現了小生產與大市場的有效對接,農村經紀人和涉農經紀組織又成為農業產業化經營最具活力的組織載體,農民與市場之間的橋樑與紐帶。

三是促進了農村生產要素最佳化配置。涉農經紀組織把農村勞力、土地、技術、資本等生產要素以及產加銷各環節有機聯合起來,通過實施各種專業風險,提高了農業生產專業化程度,促進農村生產要素的流動重組和優勢整合,實現了農村資源最佳化配置,提高了農業生產的整體效益。

四是促進了農產品市場開拓。在市場條件下,沒有規模,沒有品牌的農產品很難打開市場銷路。一些涉農經紀組織由於經營的農產品數量較大,質量較高,容易形成規模效應和品牌效應,且誠信水平相對較高,xx庫區140名養殖戶在市無公害水產養殖協會的帶動下,網箱增加到2800隻,養殖面積達40畝,產品遠銷到北京、上海、廣東、重慶等大中城市以及美國、韓國等地,其中龍頭企業——高壩洲水產公司2003年承接了韓國聯合水產公司3000噸清江魚的貿易契約,促進了xx市養殖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