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人口導入對城市管理挑戰的研討

(3)執法環境時有反覆。部分市民對城市管理工作缺乏理解和支持,法律意識和權益意識不強,對違反城市管理法律、法規的行為的危害性認識不足,導致在執法環境中經常會有所反覆:一方面對違法行為帶來的行路難、環境污染等問題頗為憤慨,但另一方面對受處罰的違法違章者又抱有同情“弱者”的心理,有的甚至是一邊舉報、一邊起鬨,影響了執法工作的順利開展。

從深層次分析,我們認為主要還是由於人口的大量導入導致城市管理成本的上升。我們的城市,原本是按照50萬人口設計的,現在外來人口基本與當地人口相當,實際上“盤子”翻了一翻。相應的城市管理效能和承載量無法應對大量人口的負荷。再加上現行的法律法規跟不上快速發展的城市化進程和人口導入產生的新問題,才產生了前面提到的城市管理中經常出現的問題。

二、當前面臨的形勢

一是面對工作定位上的挑戰。我區目前正面臨著外來人口的不斷導入、城鄉二元化結構的不斷打破、市民環境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等新形勢,容不得我們有絲毫的鬆懈。長期以來形成的市容、城管執法屬於簡單勞動的觀念,使得整個行業的科技含量太低,缺少懂得現代城市管理的人才。在工作定位上,我們一定要把國際化、市場化、法制化、信息化的要求具體落實到工作措施、工作流程上去。同時,要積極提高我們的工作能力。今後的城市管理要求我們要從具體的、直接的業務管理,到以規劃、法規、科技、宣傳等巨觀的、間接的管理轉變。

二是面對工作機制上的挑戰。2004年7月,我區初步建立了綜合執法機制,但是執法力量沒有得到直接的改觀。區屬各鎮市容中隊在去年脫掉服裝後無法正常行使管理職能,而新隊伍遲遲未能組建到位,造成近一段時間以來事實上的執法真空,致使各地原本遏制住的一些馬路菜場重新興盛起來,後續管理難度很大。而在城區街道,長期在一線執法的城管隊員不到40人,人手嚴重不足,面臨欲管無力的尷尬局面。另外,由於沒有把綜合執法部門的人員歸併在一起,導致目前還是“牌子掛了,執法各管各“的局面,執法權力分散、保障乏力。

三是面對工作方法上的挑戰。由於工作定位、工作機制上的轉變,決定了我們的工作方法必須隨之改變,這就需要我們打破傳統觀念的束縛,探索新的工作方式。目前看來,市容管理還未徹底擺脫被動局面,包括我區在內的市容管理還處於各種舉報信、人民來訪的窮追猛打之下。城市管理中的一些瓶頸頑症,如占道經營、黑色廣告等城市“六亂”仍然屢治不止,嚴重影響了市容環境。應該說,在變被動的事後執法為主動的事前管理方面,我們作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工作深度、廣度、力度還有待改進,要有根本性的措施和辦法來擺脫目前這種局面。

三、相應建議

跳出系統看行業,跳出行業看全區,把市容管理、城管執法放到上海乃至全國的背景中,站在全局高度來認清形勢,我們可以形成對新時期城市管理執法形勢的基本判斷:

一是綜合化是城市管理的新趨勢。作為一項開放的、動態的社會系統工程,在城市發展不同的階段,城市管理必然反映出不同特點。就當前的發展來講,在實現社會整體轉型的過程中,城市管理對象具有更多樣、更複雜而且異質性強的特點,各經濟和社會主體都有各自不同的功能和利益要求,而城市發展目標的整體性決定了城市的整體功能和利益必須是統一的。這就要求城市管理要在全局、整體利益上統一起來,跨行業、跨地區,實現全社會覆蓋、全方位管理。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包括市容管理在內的城市管理需要實現從過去單打一的方式到協調相關管理部門共同合作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