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如何加強農村個體稅收管理

6、征管設備落後,方法陳舊,稅收成本大。某某市遠郊兩個稅所一年下來再苦再累徵收的稅款也不過300萬元,人均徵稅10萬元左右,以年人均工資獎金及辦公經費1萬元計,稅收成本就占徵收稅款的十分之一。造成稅收成本大的原因,一是稅源零星分散,有時下鄉跑了幾十公里的山路,也只收上10元、20元的稅款,路費比徵收稅款還多;二是征管設備落後,大部分鄉鎮根本沒有配備計算機,仍舊是傳統的手工開票收稅,沒有使用過電腦;三是由於手續繁多,利益少,銀行不願配合代扣代繳稅金,銀稅一體化也無從談起。所有納稅戶也只能現金交稅,所以辦稅廳人員減不下來。

7、人情多,收稅阻礙大。目前鄉鎮稅所、徵收站的稅務人員多為本地人,這雖然對了解掌握當地稅源有幫助,但由於本在親戚朋友較多,關係廣,抬頭不見低頭見,其中難免有部分關係戶在做生意。另外,在日常生活中,稅務人員也總要跟身邊的一部分納稅人買東西,一來一往也熟起來了,這樣在核定稅款的時候,礙於情面,就不願或不敢定得真定得實。

三、加強農村稅收征管的對策

1、爭取當地政府的支持和各部門的協助。一個十幾人的稅所管轄幾個鄉鎮的稅收,雖然從徵收稅款總量上看不成比例,但從管轄範圍上看,力量仍然相當薄弱。且不說納稅人刁難或者拒抗繳稅時無法解決,單說一兩個人擔負一個鄉鎮十幾個村幾十個屯的稅收征管,也十分不易。所以,爭取當地黨委、政府支持顯得十分重要。這就要求基層稅所經常主動向當地政府匯報情況,加強聯繫溝通,通過各鄉鎮政府協調村委會負責通知、督促本村屯的各類業戶及時主動到稅所申報納稅。另外,按規定,業戶開張需取得《健康證》、《衛生許可證》、《工商營業執照》等有關證件,在取得《營業執照》後30日內向當地稅務機關申請辦理稅務登記證,所以基層稅所應主動與當地工商、派出所、防疫站等管理部門合作,聯合督促個體戶辦理相關證件,按時繳納稅費。

2、走委託代征之路。據了解,目前廣大農村在家庭承包責任制下,大部分地方的村幹部工作相當清閒,平常只安排一個人輪流值班,甚至當班的人也閒得出去乾自己的農活,一座若大的辦公大經常空蕩蕩的。因此,通過政府出面要求村委幹部代徵稅款是管住農村稅收的便捷之路,且代徵稅款的提成正好可以彌補一些所謂“空殼村”的辦公經費。稅務所在對代征人員進行上崗前短訓的同時,加強監督制約,避免代征員挪用稅款等腐敗現象的滋生。年終對代征工作開展得好的村委,給予物質和精神獎勵,提高他們的工作積極性。

3、加強稅所間的交流與合作。針對業戶跨稅所轄區流動經營引起的稅收交叉管理問題,必須加強鄉鎮稅所間的交流與合作。通過定期召開經驗交流會和征管工作探討會,取長補短。如為防止流動性經營的成衣、小百貨個體戶偷逃稅款,稅所之間需要互通信息,互通互報業戶流動經營等情況,同時各稅所或徵收處在納稅手冊上註明個體戶允許經營的圩場和休業個體戶的休業月份。各所專管員在進行圩場流動攤檢查時,要重點檢查稅務登記及納稅手冊,凡超稅務登記指定經營範圍以及無納稅手冊或手冊上註明休業的營業個體戶,一律視為偷稅行為,按稅法有關規定予以處罰,並通知主管稅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