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科學發展觀 重新確立開發區發展的定位

三、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研究和制定開發區發展新思路。

開發區今後的發展思路是:堅持高科技、外向型、園林式、現代化的總體定位,堅持以信息產業為重點的現代製造業為主體、以會展旅遊兩大新興產業為兩翼、以科教產業為助推器的產業定位,努力把廊坊開發區建設成為產業結構合理,經濟和社會事業協調發展的現代化新經濟區。在項目建設上做到“一建二改三突破”,即:新建廊坊開發區高新技術創業中心;繼續改進和完善招商機制,改進和完善機關內部管理體制;在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和稅收回報好的項目引進上實現突破,特別是在特大項目(內資10億元以上、外資1億美元的生產性項目)的引進上要實現突破。在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方面,繼續堅持以項目建設為重點,著力引進世界500強和跨國公司企業及研發機構,整體引進國家科研院所和大專院校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企業,大力發展機械、電子信息、生物醫藥、新材料等技術密集和知識密集型企業,努力把廊坊開發區建成以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外向型經濟、旅遊會展經濟為重點,新興第三產業高度發達,集新型高科技產業區、現代高教區、綠色環保區、文化先導區、旅遊休閒區和城市化示範區於一體,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協調發展,帶動全市經濟快速發展的高科技、外向型、園林式、現代化的全國一流開發區。

要實現這一目標,土地管理和利用要堅持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嚴格審批,最佳化配置。根據企業的投資情況、生產性質、實際需要等多方面綜合審查,並以此為配置土地資源的依據。在保證企業正常用地要求的基礎上,堅決避免多占或濫占土地現象,使進區企業達到用地指標上的最小化,實現配置資源與效益產出的最佳組合。

二是項目進區,擇優汰劣。在進區項目的選擇上,改變“飢不擇食”和“良莠不分”的做法。立足於“高科技、外向型”,加強項目進區前期的考察工作,嚴把項目進區關。著力引進技術含量高、市場前景廣、發展潛力大的企業。堅決防止那些檔次低下用地規模又大的項目進區。

三是科學分區,合理布局。整合資源優勢,實現資源共享。根據已形成的規劃布局、土地條件,對項目進行合理擺放。

四是定期清理,及時利用閒置土地,加大國有存量土地的利用率。對企業的土地利用情況進行動態管理,實施跟蹤監控,並定期進行清理。對閒置、低效利用的土地,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分別做出不同的處理,引導其進入市場。這樣做不僅使土地得到利用,而且能夠減少開發區基礎設施的投入,節約征地資金,發揮現有基礎設施的作用。

2004年5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