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非公企業團建工作淺議

加強非公企業團建工作淺議

隨著我省招商引資的不斷深入和國企改革的不斷推進,省內一大批非公企業逐步成長壯大起來,這些企業中的員工多以年輕人為主,其中團員占了較大數量和比重。在非公企業中建立健全團的組織,積極開展團的工作,是新時期充分發揮共青團作用,行使黨的助手和後備軍職責,切實引導、團結、服務青年的有益舉措;是共青團在新形勢下參與三個文明建設的有益探索;也是團組織加強對非公企業團員教育、管理和服務的當務之急。

一、加強非公企業團建的必要性

(一)有利於企業自身建設與發展

在企業中建立健全團的組織,不僅僅是團的組織建設單方面的需要,也是企業自身建設的需要,企業團組織建立後,通過加強對團員青年的教育、管理和引導,有利於企業規範化運作和管理,有利於企業員工創造性、積極性的激勵和發揮,有利於企業形象的塑造和提升,有利於企業文化的積澱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這些成效都是顯而易見的。如潛江製藥股份有限公司團委,近兩年來,企業團組織引導團員青年廣泛開展“五小”攻關、qc小組競賽、青工技能比武等活動,為企業生產、管理、行銷、研發各領域提供合理化建議、改善工藝、創新科技成果30多條(項),為企業的發展壯大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

(二)有利於企業團員青年的教育、管理和服務

非公企業團建不是為了建團而建團,而是為了更好地教育、管理和服務好團員青年,引導其積極工作,勇於創新,健康生活,更好的服務三個文明建設。現代企業,年輕員工占了較大比重,這是一個充滿活力但又騷動不安的群體,如果企業中沒有一個好的組織對這一群體加以教育、管理和服務,這些年輕的資源就不會得到有效的整合和發揮,就會成為一盤散沙。建立健全企業的團組織,正是充分發揮團組織作用,教育、管理和服務青年群體的有效舉措。金港化學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潛江市原石化廠改制而來的,企業改制前,沿於國有企業傳統的機構設定模式,企業相應建立了團的組織,但團組織每年除了開“五四”表彰會,為團員接轉一下組織關係,一年難得開展幾次活動,團組織的作用得不到彰顯,企業團員青年更是放任自流,聽之任之。1997年,該企業改制後,企業團組織隨之消失,企業團員青年陷入無組織管理,混亂無章的狀態。團員青年的組織歸屬感、責任感、創造力、凝聚力一度降至冰點。1998年,該企業重新健全了企業團組織,對企業團員進行了清理登記和組織機構調整,並創辦了企業有線廣播台、企業小報,定期不定期開展文體娛樂、科技攻關、崗位技能比武等活動,培育了濃厚的拼搏、進取、向上的企業文化,同時團組織積極為員工爭取應得的培訓、待遇、推乾薦才等各方面的權益。團組織的教育、管理和服務等功能得到了加強和體現。

(三)有利於團的基層組織建設的加強

非公企業團的工作是共青團工作不可或缺的部分,做好了非公企業團組織的建設與管理,團的基層組織建設才會更完善更有活力。

二、加強非公企業團建的措施

(一)因企制宜,建立健全團的組織

按照屬地管理和垂直管理相結合的原則,企業團組織的機構建設、日常事務等縱向管理實行屬地管理,團市委青工部負責統籌安排和協調全市企業團組織的橫向溝通和管理。企業團組織依據團員的多少可設立團委、團總支等各級團的組織,團員較少的企業可以採取聯合建團或掛靠建團的方式建立團的組織。企業團員以外的青年可以採取設立青年聯合小組、各種興趣愛好小組等方式爭取將其納入團組織的統一管理之中。企業團組織的建立可不拘泥於傳統的形式,只要有利於企業團組織的建設和便於管理的方式方法均可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