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欠發達地區實際努力實踐“三個代表”推進殘疾人扶貧攻堅

縣殘聯和扶貧服務社積極做好技術指導,產前、產中、產後的服務工作,經常深入到田頭、山上和基地,發現問題及時幫助解決。如今年四月我們到了三都鄉酉田村殘疾人葉木生的桃子基地,當了解到他無資金買化肥時,當即送500元資金,解決了他的燃眉之急。由於縣殘聯的大力扶持,殘疾人葉木生的水果基地開發規模越來越大,已初見經濟效益。

2001年9月8日,xx省省長xxx,副省長xxx等領導在xx縣調研時,來到三都鄉酉田村,縣殘聯扶貧的殘疾人葉木生的水果基地,高度評價了縣殘聯的扶貧方式,x省長當著市、縣委書記的面說:“你們全鄉村的正常人要行這位殘疾人學習,身殘志堅搞開發生產。”

結對助殘,扶貧眾幫——積極動員社會力量開展扶貧幫困活動。主要是以“一助一”結對助學、提供資金、技術等方法。

如開展“人人結對”活動和“萬戶種養、共奔小康”等活動,全縣417名殘疾人結成扶貧對子,取得成效。如今年5月份我們就發動機關部門單位16個單位與17座中國小校的56名貧困殘疾學生和貧困殘疾人家庭子女結成長期幫扶助學對子,這些學生們每學期能得到近2萬元的捐助資金,保障他們順利完成學業。

三、  扶貧見成效,辛勞結碩果

通過幾年來的扶貧,解困工作的開展,我縣殘疾人扶貧工作已見成效,並且取得了較大的成績,全縣貧困殘疾人從1997年的2950人,降至2000年的1799人(含返貧120人)。貧困殘疾人口從1997年占全縣貧困人口總數的46%,下降到占全縣貧困總人口的26.5%。有部分殘疾人已經走上小康路。如我縣齋壇鄉東關村殘疾人賴賢其在縣殘聯的扶持下開發了50畝板栗基地,4年後僅板栗一項收入1.5萬元,加上名茶、水果等年總收入從1997的不足5000元,到2000年為2.5萬元,人均年收入已超過當地一般民眾。搞基地開發的殘疾人楊裕宗每年淨收入有3萬多元,他蓋起了樓房,買了拖拉機還有存款,最低的可拿到6000元的收入,他們的收入已經超過當地民眾。

我縣對殘疾人扶貧工作的開展態度是積極的,行動是快的,方法是根據自身的特色因地制宜,結合實際開展的,成績是顯著的。但也有些不足,今後要繼續努力,搞好殘疾人扶貧工作,為實現共同富裕目標而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