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民營經濟的成功實踐

發展民營經濟的成功實踐

——平泉縣發展民營經濟的調查與啟示

民營經濟是當前縣域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是最具活力的經濟成長點,如何把這塊“蛋糕”做大做強,已成為各地爭相發展的首要目標。平泉縣近幾年來進行了成功實踐。他們始終堅持把民營經濟放在全縣經濟發展的突出位置,不斷加大工作力度,通過實施“工業強縣、農業立縣、市場興縣”三大戰略,使民營經濟呈現出速度、規模、效益、後勁同步快速增長的良好勢頭,並逐步成為縣域經濟的的重要支撐力量、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截止2003年底,全縣民營經濟納稅額5536萬元,占全縣財政收入的45.8%;實現增加值80400萬元,占全縣gdp的37.4%;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4000萬元,占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4.5%;新增有照個體工商戶2250戶,累計達到6261戶;新增民營企業109家,累計達到796家;新增註冊資金15189萬元,累計達到45357萬元。全縣以民營經濟為主的專業市場發展到12個,年交易額10億元以上,開辦縣級民營工業園區4個,入駐園區企業30家,建設專業小區和專業村30個。

一、主要做法

(一)理清發展思路,明確發展方向。為全面理清全縣民營經濟發展思路,明確發展重點和發展方向,平泉縣委、縣政府在充分落實國家有關民營經濟發展政策,保護私人財產合法權益的同時,由縣政府主要領導帶隊組織有關部門多次到浙江、山東等地學習考察,在借鑑外地經驗基礎上,去年年初,在全縣上下廣泛開展了“平泉要發展,我們怎么辦”大討論活動,在解放思想中統一思想。通過討論,全縣廣大幹部民眾形成了廣泛共識:即對於平泉這樣一個經濟基礎比較薄弱的發展中縣份,只有放開才能發展,放膽才能突破,不發展民營經濟就沒有出路,沒有民營經濟的大發展就難以實現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正是在這一主導思想的引領下,經過四大班子充分醞釀,反覆討論,確定了以特色主導產業為依託,以市場建設、工業園區和小城鎮建設為載體,以扶持民營企業大戶為突破口,全面最佳化發展環境,放心、放膽、放手地推動民營經濟更快更好發展,儘快將民營經濟打造成為建設承德經濟強縣的重要支撐力量的總體發展思路。在發展重點和發展方向上,突出堅持“六個依託”,即:堅持依託特色主導產業發展民營經濟;堅持依託礦產資源發展民營經濟;堅持依託市場建設發展民營經濟;堅持依託工業園區發展民營經濟;堅持依託城鎮建設發展民營經濟;堅持依託能人和大戶發展民營經濟。

(二)營造寬鬆環境,拓寬發展空間。在政策環境方面,平泉縣委、縣政府制發了《關於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決定》、《關於進一步最佳化經濟發展環境的若干意見》、《關於創辦工業園區推動民營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關於推進市場興縣的若干意見》和《關於招商引資的獎勵辦法》等一系列政策性檔案,從市場準入、用地、融資、收費等方面,加大了政策扶持力度。在服務環境方面,成立了“一站式”行政審批服務中心和集中繳費大廳,首批縣直20個行政審批部門共42人入駐中心,劃轉職能96項,同時對年納稅額在5000元以上的373家工商企業和個體大戶實行“一站式”辦公,一條龍服務,對投資商給予全程領辦服務,一幫到底。對各種行政性收費,按國家規定的最低標準收取。在法制環境方面,繼續加大了“三亂”和“五霸”的整治力度,成立了經濟環境治理委員會,設立了經濟“110”,重點解決企業征占地過程中的漫天要價問題,著力查處對投資者出難題、找麻煩,甚至敲詐勒索等不法行為,依法保護民營經濟法人代表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在輿論環境方面,進一步加大了宣傳力度,通過發布會、聯誼會等多種渠道宣傳平泉在投資環境、歷史文化、資源和區位等方面的優勢,讓投資商了解平泉。同時,縣電視台開闢了民營經濟專欄節目,一方面宣傳進一步加快民營經濟發展的各項優惠政策,另一方面及時報導在發展民營經濟工作中湧現出來的民營大戶,積極營造最佳化發展環境的強大聲勢,在全縣上下營造出了“親商、安商、扶商、護商、富商”的濃厚發展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