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怎樣當好組織部長

當前,要突出抓好“樹組工幹部形象”集中學習教育活動。要堅持把學習抓牢,把問題找準,把原因析透,把整改措施定實。通過開展活動,使組工幹部切實增強公道正派意識,堅持公道正派原則,樹立公道正派形象,打牢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思想基礎,從而進一步增強組織部門“黨員之家”、“幹部之家”、“知識分子之家”的凝聚力和親和力,樹立並保持組工幹部的良好社會形象。

二、正確處理中心與本職的關係。組織部長既是組織部門的主要領導,又是黨委班子的一名重要成員,對中心工作負有重大責任。十六大報告指出,發展是“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組織工作無疑要緊緊圍繞這箇中心開展工作,為經濟發展提供堅強的組織保證。

一方面,做到局部服從整體,本職服從中心。作為組織部長,最基本的一點就是不脫離經濟建設這箇中心,不能就黨建抓黨建,就組織工作抓組織工作,而要牢牢樹立大局意識、中心意識,強化組織工作為經濟建設服務的觀念,緊緊圍繞改革發展穩定的大局開展工作。在黨委集體領導中,組織部長應樹立本職工作講分工、中心工作講合作的思想,做到分工不分家,分責不分心,主動完成黨委交辦的各項工作任務。要自覺把服從和服務於經濟建設作為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以是否促進經濟發展作為檢驗組織工作成效的根本標準。在工作布局和工作安排上,做到與經濟建設目標同向、號令同調、運行同步。

另一方面,要強化本職觀念,並注意防止本職與中心二者出現偏廢。要緊緊圍繞十六大提出的黨建和組織工作的目標要求,不斷加強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和幹部隊伍建設。要圍繞提高基層黨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和戰鬥力,繼續深入開展“三級聯創”活動,大力加強鄉鎮黨委建設,健全完善鄉鎮黨委內部議事和決策機制,積極探索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的新路子;加強和改進改制企業黨建、新型經濟社會組織黨建和街道社區黨建工作;積極開展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抓好“素質升級工程”和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要加快幹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切實建立起一套幹部能上能下、能進能出、充滿活力、促進優秀人才脫穎而出的管理機制;要堅持以發展論英雄,重實績用幹部,努力形成幹事創業的用人導向;要樹立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觀念,大力實施人才發展戰略,加強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構築縣域人才高地,為加快發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撐。

三、正確處理重點與一般的關係。組織部長要善於彈鋼琴,把抓重點工作和抓一般性工作結合起來,堅持一般工作抓規範、抓程式,重點工作求突破、求創新,在一般工作中突出重點,在抓重點時兼顧一般工作。具體說,要樹立“三種觀念”:

一要樹立“治本”觀念。就是要抓根本,認真解決組織工作最基礎性的工作。對組織工作進行科學研究,促進組織工作的制度化、程式化、規範化,真正形成一套職責明確、程式嚴謹、落實有力、運轉靈活的工作機制,為組織工作的創新與發展提供堅實的保證。要善於根據不同時期、不同階段的實際情況,

二要樹立“統攬不包攬”觀念。就是要善於抓大事、謀全局、把方向,在吃透上情、摸清下情、掌握實情的基礎上,抓住主要矛盾,突出工作重點,集中精力抓大事、議大事。但要避免包攬一切,對大量事務性工作,要放手讓下屬去乾,充分發揮每個組工幹部的主觀能動性,切忌事必躬親。如果事無巨細一手攬、“眉毛鬍子一把抓”,結果必然會導致大事抓不住,小事議不完,工作起來顧此失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