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鍛造優秀企業家隊伍

三、加強制度化建設,創新企業家管理機制

企業家隊伍的壯大和健康成長需要完備的制度做保障。為調動和保護企業家幹事創業的積極性,促進企業家隊伍不斷發展壯大,我們建立起了一套既有激勵、又有監督約束的管理制度。一是完善幹部管理制度。按照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及時調整企業幹部管理方式,把依法選聘與堅持黨管幹部原則有機結合起來,重點放在對企業幹部的實績考核上,建立健全了預警制度。市里為每個企業家建立起《實績檔案》,實行任期目標和年度目標責任制,並嚴格考核。對經營不善、未完成年度目標的,向經營班子發出警示;對經營中發生問題的,通知企業董事會,限期整改;對整改不徹底或整改不及時的,通報給企業股東大會,由其決定有關責任人的去留。二是健全獎懲激勵制度。政治上,市委明確提出,“企業家是諸城的寶貴財富”,規定大中型企業的法人代表在參加會議、閱讀檔案、參予重大決策等方面享有與黨政幹部同樣的待遇,推選各級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以及各種先進模範時優先考慮企業家,向做出突出貢獻的4名優秀企業家頒發了“人民勳章”。近年來,我市共有2人當選全國人大代表,2人被評為全國勞動模範,都是企業家。經濟上,制定出台了《年度經濟發展獎勵辦法》,按照上繳稅金和投入大小,分別設立貢獻獎和發展獎,對企業家實行重獎。近3年來,全市共獎勵企業家200人次,總金額達2268萬元。其中2003年度獎金總額達1348萬元,獲獎最高者達162萬元。生活上,市里定期組織企業家進行健康查體;對外聘經營管理人才在家屬隨遷、子女入托入學、住房等方面給予傾斜;規定單體項目固定資產投資過億元的,可安排一名直系親屬到全額撥款事業單位就業。三是建立監督約束制度。在企業內部,建立起相互制衡的法人治理結構,健全了民主決策機制和議事程式,完善了廠務公開、民主監督制度,將企業運行置於黨組織、股東和職工的監督之下。在企業外部,由市委組織部牽頭,組成由紀檢、審計、勞動、工會等部門參與的“五位一體”監督小組,定期對企業經營管理者實施監督考核。市里明確規定,改制企業每年都要聘請具有資質的中介機構對年度經營業績進行全面審計,不審計不得分紅。我市近十年來沒有一名企業家因為經濟或其它原因出問題的,應該說是同有效的監督約束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