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運輸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探索

道路運輸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探索

福建省泉州市汽車運輸總公司 吳  松  江

(一)

安全是道路運輸企業的生命,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管理需要創新。道路運輸業是一個關聯著千家萬戶的行業。如果不能做到生產安全,旅客的生命、國家和人民的財產、社會的安寧都將受到威脅和損害。道路運輸業的生產安全,主要是行車安全,它既受內部管理因素的影響,也受道路、橋樑、氣候和外界人為因素的影響,是一個較為複雜的、長期困擾著人們的大難題。多年來,各級政府和交通主管部門、道路運輸企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進行綜合治理。然而,安全狀況仍不盡如人意。特別是進入2000年以後,道路行車事故次數、傷亡人數一年比一年多,惡性道路行車事故不斷發生,墜毀、爆炸、火燒車事故也時有所聞。究其原因,是道路行車安全管理嚴重滯後。沿用了幾十年的安全管理措施,適用不了車輛更新、人員更新、企業管理機制更新,運輸經營環境和經營條件也更新的時代,安全管理需要創新。

安全管理創新的方向在那?如果我們把目光仍舊回到舊的安全管理機制上,就會發現,幾十年來,不管是交通主管部門、交警部門還是企業領導,對行車安全,一貫採取“管”、“卡”、“壓”的管理辦法。各級安全管理人員對待駕駛員,特別是肇事的駕駛員,從來是講話口氣硬,處罰措施嚴。駕駛員一旦出了事故,領導批評,同事譏諷,親人埋怨。在這重壓之下,駕駛員是慎之又慎,然而,還是事故不斷。“硬壓”的效果不好,可又有什麼好辦法呢?當今世界,文化與經濟和政治相互交融,文化的地位和作用越來越突出,藉助文化的力量,加強道路運輸企業安全文化建設,構建一種人格化的安全管理新機制,這也許就是道路運輸企業安全管理創新的出路。

(二)

道路運輸企業安全文化是企業文化的組成部分之一。企業文化是當代世界企業管理的新熱潮。儘管我國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社會制度不同,經濟體制和文化傳統存在著差異,但企業文化作為一種新的管理理論和方法,80年代傳入我國後,經過不斷的實踐和 探索,企業文化之花已在我們的國土上結出豐碩的果實。道路運輸企業安全文化就是藉助企業文化的成果,充分運用文化的導向功能,把長期的生產經營和安全管理過程中形成的具有本行業特點的安全管理經驗,提升到物質與精神結合的境界,成為加強和改進企業的安全管理的精神動力。它包括企業安全價值觀念,安全生產責任感,安全道德觀念,安全目標和安全行為準則等,既是一種文化現象,又是企業安全管理的一種理論。

在安全生產實踐中,道路運輸企業首先要根據本企業安全管理特點,提煉培育企業員工普遍認同的科學的安全價值觀和安全生產理念,用簡練的語言給予表述,用以激發職工安全生產工作熱情,增強安全生產責任感;提倡用安全哲學辯證處理安全與生產、安全與改革、安全與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關係;用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安全理念指導生產經營管理,把安全生產擺在第一的位置;用正確安全價值觀對事故突發瞬間自己行為進行調整和約束,做出保護生命財產,減少損失的選擇。通過創建企業安全文化達到提高全員的安全素質,促進實現安全行車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