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法守法,構築預防違紀、違法犯罪的思想防線

三、守法立德,構築防線

導致中學生違紀違法合犯罪的原因很多,但是,從根本上說,一切違紀、違法甚至犯罪行為的發生,都源於法制觀念的淡薄和道德底線的坍塌。預防青少年違紀違法甚至犯罪的根本途徑,要從增強法制觀念和遵守道德準則兩方面構築思想防線,增強自律能力。

1、增強法制觀念:預防中學生違紀、違法、犯罪的第一道思想防線。

“天下紛擾,必合於律呂”,“制度高於一切”。一場足球比賽要順利進行,比賽雙方都必須遵守足球比賽規則,裁判員就是監督球員遵守比賽規則的,如果大家都不按照規則進行比賽,這場球賽就無法進行下去,就會演變成一場混戰。同樣道理,整個社會要有序發展,就必須有制度來規範每個社會成員的行為。而學校的校紀校規就是來規法學生的言論、行為的,國家的法律法規、法令章程等是來規範全體社會成員的言論、行為的。全體公民在社會上要有很強的法律制度意識,要把遵章守紀做為一個合格公民的應盡的基本義務,一個中學生要把遵守中學生守則、中學生日常行為規範,遵守校紀校規作為自己的重要責任。法制觀念和遵章守紀是公民素質的重要標誌。

案例六:XX屆有一個高中同學,由於經常到網咖上網打遊戲,結果染上了嚴重的網癮。所謂網癮,是一種網路依賴症。有網路依賴症的人,就像吸毒病人一樣,離開了網路,就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精神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讀書學習基本上無法進行,學習成績也就一落千丈。這位同學平時放月假時總是要在附近街上的網咖玩到天黑才回去。周六返校時上午就出發來學校,實際在半路上又去上網打遊戲,一直要到夜自修上課前才匆匆忙忙來學校。不放假的時候,他也想著法子,變換花樣,千方百計請假出校門,然後鑽進街上的網咖里玩。這樣時間一長,他的網癮越來越深,每周一次上網遊戲根本滿足不了他的網癮心理。最後,他約好幾個人,半夜裡從床上爬出來,又從宿舍二樓陽台上跳下來,企圖趁著夜深人靜翻圍牆出去上網。結果在二樓跳下來的時候,該同學的後腦勺撞在不鏽鋼水管上,撞得頭破血流,連夜被送往醫院搶救。第二天,該同學還向班主任撒謊說是睡覺時從床上摔下來的,並且在地上灑了紅藥水來製造現場。我和班主任到宿舍一看就發現了破綻。後來,我們對這位同學進行了嚴肅的紀律處分。

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明確規定:未成年人不準進入營業性網咖、歌舞廳等未成年人不宜進入的場所;我們學校“課間行為十不準”也明確規定了中學生不準到營業性網咖去打遊戲。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同學無視這一規定,依然在放學後、雙休日明目張胆地到網咖去。我們在街上郵電局、電影院等網咖門口看到許多學生的腳踏車停放在那兒。有的同學甚至瞞著家人,拿了家裡的錢,偷偷地到無證無照的地下黑網咖去上網聊天打遊戲,有的迷戀網路遊戲,成天泡在網咖里,曠課、夜不歸宿。這些同學的法制觀念、遵章守紀意識非常淡薄。

中學生進網咖有以下幾方面的弊端:

(1)染上網癮,扭曲人格,導致心理變態。連續上網,損害身心健康。

(2)曠課、夜不歸宿,違反《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3)荒廢學業,浪費大好的青春讀書時間。

(4)增加經濟負擔,導致偷、騙、搶等其他違法犯罪行為的發生。

(5)增加不安全因素,使自己的生命隨時面臨威脅的境地。

網咖是社會閒散人員、無業游民、不良人士的聚集地,也是一些居無定所、到處流竄作案的犯罪嫌疑人的落腳地方。當你陶醉於網路遊戲,打得不亦樂乎的時候,坐在你旁邊的那個人可能是個殺人犯,剛剛從別的省里作案後流竄到這裡,他在觀察你,準備打你的主意,隨時準備下手。網咖還是個是非之地,許多打架、偷竊、火災事件都發生在網咖。北京藍極速網咖縱火案、遼寧省遼陽市某網咖老闆殺人案等觸目驚心的事件都說明了中學生進入網咖有百害而無一利。

2、遵守道德準則:預防中學生違紀、違法、犯罪的第二道思想防線。

德國哲學家康德曾經說過:世界上有兩件事情最令人感動:一個是人們頭頂上浩瀚的星空,另一個是人們內心深處崇高的道德準則。道德是規範人們言行的另一重要的準則,也是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標誌,包括職業道德、社會公德和家庭美德三個方面。天地有浩然正氣,人間有不滅真理,心中有道德法則。任何人心中都涌動著一種崇高的道德情感,這就是人性之美的集中體現。嚴守道德底線是杜絕違紀、違法、犯罪行為發生的根本保障。

案例七:初一有個同學,他在國小時就有逃課、損壞學校公物等不良行為發生。進入初一以後,一次中午,他到車庫裡去排腳踏車時,看到本班某同學的腳踏車業停放在車庫裡。他前幾天和這個同學發生了口角,現在還耿耿於懷。於是,乘人不注意,他把這位同學腳踏車的氣門針給拔掉,放掉了車胎的氣,並迅速逃離現場。有了做壞事的第一次經歷,接下來就變本加厲,一發不可收拾。以後,只要班級里和學校里哪位同學,他看著不順眼,他就想著法子到車棚里去放人家的氣,放學時別人只能推著腳踏車回去,有的很晚才能到家。再後來,他竟然從家裡帶來了一書包的鉗子、起子、鈑頭等工具,專門到車棚里去拆人家腳踏車上的零件,然後以幾塊錢一個買給街上修理腳踏車的人。這位同學的行為最終被老師和同學發現,受到了學校的嚴肅教育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