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教風活動月總結大會發言稿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

大家好!

受學校抬舉,讓我匯報一下自己在教風學風活動中的體會和心得。我很忐忑,不光因為自己很平庸,自己很簡單。還因為我們學校的教師猶如維也納金色大廳的聽眾對音樂的領悟,個個都是高手。加上在眾多學者名師的襯托下,我愈發顯得不自信,趕上學校知識爆炸,觀念更新,人才輩出的今天,本人是越發感到發怵。在無力推脫的情況下,只好硬著頭皮,讓醜媳婦出來見見公婆。努力把旗幟舉高點擋一擋羞赧,因此我把匯報的題目定為《修師德樹教風樂而忘老》。

我講不來大道理,也沒有啥經驗。搜羅點雞毛蒜皮的碎片與大家共勉。

一、修師德,涵養一點父母胸懷。賈平凹有一副對聯叫:百無聊賴何為教,一事無成怎做授,對我頗有鞭策。我不敢停留在廣泛地解讀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名言佳句上,而是以樸素的心態來領受師德,踐行師德。具體的講,就是對待學生要像父母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就會化解許多矛盾,填平許多代溝。相信愛心的力量是無限的。XX年我第一次帶名優班,班上出了個名人叫魏xx。在備考的重壓下,他別出心裁,在網上發表打油詩,抹黑學校,中傷領導,性質很惡劣。一石激起千層浪,師生一片譁然。有人說,這孩子肯定有人指使,他怎么能寫出那么有文采的詩。也有人認為一定有知情人參謀,不然一個小毛孩怎么知道那么多數據?其實,議論就像打啞謎,“有人”的謎底就是“我”。因為,我是班主任,又是一個教語文的。百嘴莫辯,跳進黃河也洗不清的。我採取的是冷處理,以不辯應萬變。因為我自信自己是有師德底線的。別人一瞎猜,你就慌了神,亂了陣腳,那怎么能成。我一手積極配合學校深入調查,一手做好魏xx的工作。我給他掏心窩子地說:孩子你攤上事了,你攤上大事了,連我都背上黑鍋了。你要是有良知,你就如實把事情原委給我講明白。你要好好地給涉及到的每位領導忠懇道歉,深刻認識錯誤,保證汲取教訓,不然我們師徒好生了得,我們全班蒙羞啊!魏xx恍然大悟,當初全然是為了好玩,想尋求刺激,完全是為了吸引眼球,引起人們注意罷了,沒想到玩大了,玩走火了,成了給母校臉上抹黑、惡意中傷領導的罪人,後悔莫及。在教育這個孩子時,我始終立得很穩。一、全是孩子的惡作劇,無深層目的和別有用心,事情本身是單純的,並不複雜;二、我也是無辜受害者,常言道子不教父之過,師徒如父子。我既逃脫不了教育的責任,也不能衝動偏激,影響了一個孩子的前途。我給他講:你務必配合學校,主動承認錯誤,爭取寬大處理,消除網上信息,把問題控制在最小範圍內,儘早予以解決。我想學校對你也是以教育為主,並不想將你整死。就如同小孩出牙時,牙癢,嘴賤,咬痛咬傷了媽媽的奶,媽媽會象徵性地在你屁股上打一巴掌,然後會把你摟進懷裡的,絕不會一氣之下將你扔到垃圾池裡,不要了。事實也正如我料想的那樣,學校經過對該生細心教育後,沒有附加任何條件,讓魏xx順利參加了當年的聯考,並以600分的成績最終錄到了“985”院校xx大學廣告設計專業。在此,我要向學校表示衷心的感謝!向寬厚仁慈的領導致敬!

二、樹教風,虛心學習,取長補短,形成個人的教書育人風格。這幾年,學校在示範二字上大作文章,培養推出了一大批專家學者、名師骨幹。有的碩果纍纍,有的著作等身,有的新銳時尚。在這樣好的學習平台上,我堅持師古不泥,活學活用。我從來都不承認“是人不是人都能教語文”的謬論。我教了三十多年語文,覺得好難教!我將大語文思想貫穿教學始終。我曾帶班上的學生在鳳凰山項開班會,我曾在足球場裡上作文課,我曾在元旦之夜用語文課搞燈迷晚會。我很看重春節文化,撰寫治學對聯獎給學生,社會影響極佳。我深知當教師,要上好每一節課是極不容易的,但上幾節有特色的課,講幾次有新意的話,組織幾次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動,會讓學生終生難忘的。XX年高三(1)班的畢業茶話會開得有點意思,不僅僅是地點設在商南賓館,而且全員到會,還邀請到了學校部分領導,在會上,白書記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語重心長,諄諄教導,感動了每個學生。最後讓我講幾句,我想既是散夥會,就得別致一點。常言道“三句話不離本行”,我便用了69篇語文課文題目串成了一篇發言稿:下邊將這篇講稿訴之於聽覺,在大家的腦海里會出現許多書名號。《揮手之間》我們已結束了中學階段的《最後一課》,在大家即將離別母校之際,《為了忘卻的紀念》,請允許我用一組語文課題客串成文,喚起同學們對語文學習的美好《瑣憶》。三年前,我們《為學》從《故鄉》出發,踏《驛路梨花》,過《中國石拱橋》,來到美麗的商南高中,幸會《我的老師》。幾年來,我們按《師說》《在烈日和暴雨下》《向沙漠進軍》。在課堂上,老師給了我們《打開知識寶庫的鑰匙》,讓我們弄懂了《宇宙里有些什麼》、《食物從何處來》、《誰是最可愛的人》、《花兒為什麼這樣紅》和《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裡來的》,終於掌握了《統籌方法》,學會了《景泰藍的製作》,懂得了《看雲識天氣》。在第二課堂上,老師要求我們,不要前怕《狼》,後《說虎》。我們曾《涉江》去《聽潮》,《談笑》著訪《獵戶》,《娘子關前》穿上《皇帝的新裝》演《口技》,《荷花澱》里巧遇《藤野先生》一同去看《社戲》;從《宜賓到重慶》寫《小小說三篇》,隨《林黛玉進賈府》旁聽《葫蘆僧判斷葫蘆案》。勤工儉學活動中,我們《雨中登泰山》,養罷《春蠶》《采草藥》,去《山的那一邊》辦起《白楊禮讚》的《挺進報》。在做人上,老師對我們《事事關心》,要求我們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正確處理《想和做》,積極《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從而獲得了《同志的信任》。在《有的人》輟讀時,是老師提著《小桔燈》趁《荷塘月色》《夜走靈管峽》來《勸學》,使我們翻越了知識的《老山界》,飽嘗了情感的《荔枝蜜》。以此作為《最後一次演講》,請接受我深深的《祝福》:按《母親》意願,常《說謙虛》,不斷《改造我們的學習》,《反對自由主義》,多搞《農村調查》,《講講實事求是》,做《人民的勤務員》,不做《守財奴》。相信大家,學《海燕》去搏擊商海,一定能使《死海不死》!去《競選州長》,一定能《連升三級》!話音落處,獲得了些許掌聲。去年應商洛市宣傳部征賦文,我把上述講稿轉了的身,以《中學語文賦》的名稱濫竽充數送上去,還得了個紅本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