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職工生活區社會化治理方案

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於進一步加強城市社區建設的意見》(辦發號)、《市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會議紀要》(第號)、市政府辦公廳《轉發市國有企業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市民政局關於市屬國有企業改革後職工生活區社會化管理移交工作的意見的通知》(府廳發號)精神,現就做好我區市屬改革國企職工生活區社會化管理工作制定如下實施方案:

一、社會化管理工作的重要意義

長期以來,家委會作為企業履行社會管理職能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在所在企業和政府的指導下,為維護社會穩定和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隨著市國有企業改革的不斷深入,家委會現狀與快速發展的城市建設和不斷提高的管理水平已不相適應。將家委會改制為社區居委會及其他職工生活區社會化管理移交當地政府,納入社區管理,對於完善居民自治功能,擴大基層民主,促進經濟社會發展,維護社會穩定,進一步加強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二、社會化管理工作的原則

從工作實際出發,整個國企生活區社會化管理工作按照“統一協調,分類指導,合理調整,便民宜管,因地制宜,分步實施”的工作要求,本著“政府牽頭、屬地管理、部門聯動、企業協助”的工作原則,完成我區市屬國有企業改革後職工生活區社會化管理移交工作任務。

三、移交的主要形式

1、家委會移交。對成建制的家委會移交並改制為社區居委會。由家委會所在企業單位與所在街辦充分溝通後提出申請,區民政局負責提出意見並報政府審批。

2、生活區移交。對未設立家委會的職工生活區,各街辦(鎮、場)要結合本地實際,將生活區納入到當地社會化管理範圍。本著便於管理、便於服務、便於居民自治、便於資源開發,以街巷道路地緣為主、戶數服從地緣的原則,結合原有社區情況,對家屬生活區進行合理劃分。需要進行社區劃分的各街辦(鎮、場)將劃分方案報區民政局審核後,統一報政府審批。

職工生活區規模在500戶以下的,成立居民小組,整體劃入就近社區;規模在500戶以上的,或規模在500戶以下但相對獨立的,可單獨設立社區,社區規模一般為1500戶左右,最高不突破XX戶。

四、社會化管理移交工作中的任務

1、區綜治辦負責指導社區綜治工作室的規範化建設以及社區和諧平安聯創中心的建設,落實綜治工作措施,開展平安社區創建工作。指導社區按要求設定消防自救點,配備消防設施,開展消防安全工作

2、區財政局負責根據相關規定,落實社區工作經費,以保障社區工作正常開展。同時,根據企業職工生活區移交的實際狀況,對前期為完善社會化管理所投入的一次性經費,按現行渠道落實。

3、區城建局負責協調生活區內路面硬化問題和“綠化進社區、綠色飄萬家”工作。

4、區市容局局按照現行管理體制,負責督促指導生活區今後的市容環境衛生工作。積極爭取上級市容管理部門的支持和投入,根據生活區的實際情況,添置和建設環衛設施及公廁。

5、區房管局按照有關規定負責指導社區居民成立業主委員會,對小區物業管理活動進行監督管理。按現行管理體制,負責指導協助街道解決生活區的化糞池、落水管、窨井蓋等問題。

6、區衛生局負責在有條件的生活區協調設立社區衛生服務站,或與有關社區協調居民到就近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就醫,將社區居民納入到就近的衛生服務機構管理。

7、區文廣版局、區教體局根據生活區的實際情況和居民需求,負責組織開展“文體進社區”等活動;積極爭取上級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支持和投入,為小區添置文化和健身設施,豐富社區居民文體生活。

8、區民政局負責督導各街辦(鎮、場)根據《居民委員會組織法》和上級有關檔案要求,抓好家改居後的社區建設、居民自治等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