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閒林業觀光園建設項目建議書

2.3.3氣候與自然條件

德清縣境呈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常年氣候特徵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溫度濕潤。由於縣城內地貌類型的多層性,構成了我縣土壤類型的多樣性。據土壤普查表明,我縣共有5個土類、9個亞類、31個土屬。其土類分別為紅壤、黃壤、岩性土、潮土、水稻土。

縣境地勢自西向東傾斜,西部為天目山余脈,山巒起伏、竹茂林豐,是全縣竹木生產基地。西部山區有700米以上的五指山、黃回山、塔山(莫乾山主峰)、天山、倍頂山等五座山峰。國家級著名風景區莫乾山就在境內。中部,屬湘溪、余英溪、阜溪“三溪”河谷,為山區向平原過渡地帶。東部,在東苕溪導流以東,地勢低洼,海拔3.5米左右。古運河流經縣境東南,東苕溪斜貫東北,水塘河港縱橫,漾盪星羅棋布,屬杭嘉湖平原水網地帶。德清縣境內中西部有竹、木、林、茶、果,東部為糧食、蠶桑、水產、畜牧的主要產區,境內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是富庶之地,素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茶竹之地”的美譽。縣境山地丘陵面積341.28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36.48%;平原面積456.05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48.74%;水域面積138.35平方公里,占全縣總面積的14.78%。

縣境地質構造,處於揚子準地台之錢江台拗中,屬安吉──長興台陷的武康至湖州隆褶束南段東側,境內地勢自西向東傾斜。西北面以莫乾山為主體的低山區。東南面山地較低,在上柏、武康、三橋一帶為蜿蜒起伏的丘陵,母岩以沉積岩相為主。緊接山體的英溪、湘溪、阜溪所形成的不很發育的河谷地段,母質主要是河流新老沖積物,質地砂壤至重壤,下游形成地勢低洼、封閉的圩區。母質為河湖相、湖海相、湖沼相併存。東部水網平原,由晚更新世以來多次海侵和東苕溪交替而成。母質以湖海相、湖沼相沉積物為主。

2.3.4社會經濟條件

德清經濟社會持續健康快速發展。先後8次進入全國百強縣(市)行列,排名從XX年的第93位躍升至XX年的第39位(浙江省第17位),獲得了中國全面小康十大示範縣、世博之星•中國(長三角)最具活力民營經濟縣、國家衛生縣城、全國科技工作先進縣、全國體育先進縣、全國文化先進縣、全國首批文明縣城、全國首個新農村建設氣象示範縣、全國平安建設先進縣和全省首批“金融創新示範縣”試點縣、省示範文明城市、省級園林城市、省級森林城市、省首批教育強縣、全省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縣等榮譽稱號。

XX年,全縣生產總值達278.9億元,財政總收入44.2億元,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29710元,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15776元,一、二、三產業比例為7.3:58.2:34.5。逐步形成了以先進裝備製造、生物醫藥、裝飾建材等新興產業為主的3+x工業產業體系,生物醫藥產業被列入全省現代產業集群轉型升級示範區試點。“3830”現代農業園區和糧食生產功能區“兩區”建設紮實推進,莫乾山現代農業綜合區、新港現代農業綜合區被列為省級現代農業綜合區。新農村建設成效明顯,被湖州市列為全市唯一的省級社會主義新農村實驗示範區“示範縣”,氣象服務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做法在XX年全國氣象工作會議上進行交流。第三產業加快發展,莫乾山風景區、下渚湖濕地風景區成功創建國家4a級旅遊景區,新市古鎮通過國家級歷史文化名鎮驗收,“名山濕地古鎮、休閒度假德清”旅遊品牌進一步打響,被評為省旅遊經濟強縣、全省首批中國低碳旅遊示範縣。